2021年起,多种因素叠加引发全球性能源供应紧张、价格急剧上涨,并很快演变为一场以能源价格飙升、市场剧烈动荡为主要表现的“能源危机”。
与1973年和1979年两次能源危机相比,此次危机的主角已不再是石油——电力、煤炭和天然气成为了新的焦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全球能源模式正在加速变革,能源安全或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未来可预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逐步完成能源体系的深度转型,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方面,新能源的供应链安全问题依然是重要挑战。特别是关键矿物(锂、钴、镍、石墨、稀土、天然铀等)和关键因素(芯片、软件、核心零部件等)的安全供应问题越发突出。另一方面,现阶段大规模储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风、光、水等清洁能源成为支撑能源体系的主力能源,很多地区,煤电机组将承担深度调峰的工作,这对发电效率、机组寿命等提出挑战。此外,保障能源安全不仅要能够应对供应中断、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还应当能够应对极端天气、重大事故、网络攻击等风险事件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