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历史上,并购市场与IPO市场一直存在“跷跷板”效应,一方遇冷,另一方则会迅速变得活跃。近段时间以来,随着IPO节奏阶段性放缓,“跷跷板”效应是否会重现?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未来并购重组将更重产业逻辑,而非证券化套利,所以并购重组与IPO的“跷跷板”效应有望弱化。
邵俊分析称,以往的“跷跷板”效应主要是因为IPO收紧时,并购交易的退出功能随之放大,可以为原先想通过IPO退出的拟上市企业股东提供退出和流动性支持。同时,作为并购交易另一方,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如扩产原有主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或是引入战略股东。
但过往的并购交易中,交易双方更多考虑如何通过并购实现证券化获利,对产业协同、未来整合风险的考量相对较弱。因此,邵俊认为,随着注册制的开展以及减持新规的实施,未来并购重组将更多回归至产业逻辑,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本源,而不仅是一种退出或提升市值的手段。因此,原先的“跷跷板”效应有望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