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22日电(鲍梦妮)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血液”。江南水乡杭州因西湖、京杭大运河而闻名,如今其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忘“节水之道”,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环保等领域。
走进浙大城市学院三食堂,学生将食物残渣倒入收集槽时,持续涌出的流水将残渣冲至设有过滤网的收集箱,过滤后的水又循环至残渣收集槽,继续使用。此过程中,较脏的水被排出洗碗机系统,而安装于收集槽上方的自来水出口,既方便洗手,也可补充冲洗水,实现“一水多用”。
“和一般的残渣收集器相比,这一套系统一天能节约3吨水。”浙大城市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周晓菲介绍,类似的节水应用在该校还有很多,例如足球场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系统,每年能节约用水5万吨;绿色校园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检测用水、漏水情况,自去年8月以来已节约用水300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