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如何看待“唤醒”文化遗产?厦门大学赵燕菁:保护不是做“标本” 而是让其“延寿”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保护是一切传承的前提。”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在分论坛上表示,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记忆,“记忆”不分好坏,都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原真性是遗产最重要的属性。

  他认为,遗产活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如何让已经死去的遗产重生;另一类是如何让仍然活着的遗产得以延续。无论是城市规划或是历史街区保护,都要接受历史街区的变化,顺着它的历史的年龄一直演化下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文化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文化行业标签

画一**容°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