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词典笔、学习机等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这类工具可以替代家长陪读吗?到底“费妈”还是“不费妈”?大家对此持论各异,坊间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由于孩子们对电子产品普遍具有浓厚兴趣,加之这些电子产品集成了海量的教育资源,所以购买一款数千元到上万元价格不等的学习机给孩子使用,已然成为许多家长的现实选择。
国内教育智能硬件逐渐形成的千亿市场,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教培机构布局和抢占。市场逐步形成,争议也在增加。在销售环节,不同品牌学习机的带货主播纷纷打出了“不费妈”“真正省妈”的广告语,引导“天下苦辅导作业久矣”的家长们尽快入手,仿佛学习机具有“一机在手,省心我有”的奇效。但有的家长买回学习机后,因使用体验感较差,对这些电子产品并不满意,甚至自嘲遭遇了“智商税”。
比如,有人认为“什么电子产品都能玩,做作业的时候看他好似伏案学习,稍不留神,他就在看内置的绘本小说,还是要盯”。也有人说,“孩子用学习机做题只选简单的,还启动批改功能,做错了题自行改正过来,‘掩耳盗铃’自己答对了。”还有家长认为,“千万别给孩子用学习机,学习机降低了学习应有的难度。”此外,家长们对于“广告宣传是所有软件免费,但只要不是内置的,还是需另外下载App,而App里的课程又得另外购买付费”等问题,也有较多不满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