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无锡8月24日电 (记者陈建新)“文化误读往往由语言隔阂引起。”近日在江苏无锡一场座谈会上,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表示,和谐世界需要借助语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和工具的作用,不同民族间才能正确解读彼此的文化。
2024民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座谈会近日在无锡举行,围绕“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推动‘一带一路’人文经济共荣”主题,多位文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
分析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功能,吴应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国际中文教育可在互学互鉴,尤其是促进民心相通、政策沟通和贸易畅通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