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刚来中国那会,根本谈不上用手机,可能每天晚上看两个小时的电视转播,那时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大家会用‘吃了没有’来问好,现在大家都用手机刷视频看微信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巴基斯坦人扎法尔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场景。从1976年到中国留学算起,扎法尔在中国生活了将近50年,曾担任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经济参赞、驻上海总领事、中巴经济走廊特使以及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现在是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数十年间,穿越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文化之间的他,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从海关清关、节假日办事等日常细节感慨中国速度之快。
在2024“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扎法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年西方对中国有不少误解,但是西方媒体比较少去报道的一点是,中国在短短数十年内靠自己的努力让8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在全球来看贡献都很巨大。相较之下,巴基斯坦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大量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而且数量不仅没有减少,还每年都在增加。在扎法尔看来,中国的脱贫、社会治理经验应该传播到巴基斯坦等新兴国家。
与此同时,扎法尔还论及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在他看来,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对全球来说也是好事,“智能手机横空出世的时候,价格都很高,但中国品牌入局智能手机,价格就下来了。光伏也是一样,之前光伏的价格很贵,但全球产业链有了中国玩家,大家就能用上便宜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