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网网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印染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绿色转型。近年来,印染行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化学品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行业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印染行业将继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2024-2029年中国印染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印染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10—2020年,纺织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由8 696.53万t标煤增加至10 191.00万t标煤,占全国比重由2.41%下降至2.05%。印染行业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显著下降。在水污染物排放方面,2011—2020年,纺织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9.20万t下降到6.06万t,下降79.25%;氨氮排放量由2.02万t下降到0.17万t,下降91.58%。这些数据表明,印染行业在节能减排和污染物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印染行业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是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印染行业在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生态环保化学品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在工艺技术方面,印染行业前处理环节围绕高效、低温、短流程等方向发展,如生物酶前处理、低温漂白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染色环节中,小浴比间歇式染色、少盐少碱活性染料染色等技术不断成熟,显著提高了染料利用率,降低了水耗和能耗。在装备水平方面,印染行业加快了节能、节水、减排设备的应用,如高效节能环保型退煮漂设备、节能焙烘设备等,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此外,生态环保化学品的应用比例不断扩大,如无甲醛整理剂、无氟防水整理剂等,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
三、印染行业污染物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
印染行业在污染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印染废水分质处理分质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质预处理和混合废水生化处理,实现了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膜处理及回用技术成为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途径,废水回用率不断提高。在废气治理方面,印染行业普遍采用冷却+水喷淋+高压静电装备,部分企业还配备了废气清洁装置和热能回收系统,有效减少了废气排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蒸汽冷凝水回用、冷却水回用等在印染行业得到普遍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四、印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印染行业逐渐实现了装备数字化、信息化和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单台(线)印染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实时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部分企业还建立了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工厂,通过大数据管理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精益生产。在管理方面,印染行业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融入企业管理,通过ERP、MES等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人力、设备等各要素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
五、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方向明确
印染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展望2025年,印染行业将继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一是降低污染物与碳排放水平,通过节能降碳、减污降碳、园区集聚化发展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中大气、水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大幅减排。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聚焦产业链各环节,加快原创先进工艺和技术的研发,突破一批绿色低碳、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为行业破解绿色发展约束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完善政策与标准体系,通过科学精准的政策与标准,引导印染行业企业实施低能耗、低水耗项目建设与改造,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四是推动协调与平衡发展,解决印染行业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行业实现全方位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印染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污染物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印染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