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织开展的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一期)工作顺利结束。此次普查是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建以来,对全区文旅资源第一次进行的全面普查、建库、分析与评价。历时一年多,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形成了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名录数据库、调查表数据库以及宁夏文旅资源分类标准、普查技术规程、资源分析与评价报告、资源质量控制报告、资源地图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指南和资源普查成果集成平台等丰硕成果。
本次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以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为基础依据,面向全区地域文化和旅游特色,扩充、优化文化和旅游资源单体分类标准体系,建立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单体/集合体、实体/非实体分类标准体系,形成了《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和报告,应用于本次普查及相关分析、评价。
本次普查,全自治区5地市22个县(区、市)共普查登记资源单体31872个。其中,实体资源26706个、非实体资源3245个、集合体资源1921个。单体资源中,银川市共普查登记7656个,石嘴山市3592个,吴忠市6634个,固原市7782个,中卫市4287个;分县统计,固原市隆德县资源数量最多,共2278个,其次为沙坡头区、盐池县、西吉县、原州区,均超过1500个。各县区资源数量分布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