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常乾栋报道: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和省支持鼓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特”“优”战略,以产业联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龙头带动、百企跟进,持续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区域布局,以道地药材资源开发为基础,狠抓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野生抚育、药茶原料、加工等六类基地建设,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全市共建设屯留民康、屯留屯德、沁县沁晖、黎城利民等党参育苗基地12个共3500亩,平顺天福久、武乡红星、长子建忠等连翘育苗基地1000亩,采集柴胡种子5000余亩;在平顺县、沁源县、壶关县、屯留区建设党参、黄芩、柴胡、板蓝根、菊花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6188亩,重点在平顺县建立了潞党参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300余亩,促进中药材绿色发展;指导沁源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2.5万亩;在平顺县、长子县、沁源县、壶关县等持续开展连翘野生抚育8万多亩。
重点打造了以连翘叶、党参、桑叶、蒲公英、菊花、金银花等药食同源品种为主的58个药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在平顺等5个县区建设了10个有机药茶园,打造了壶关石坡、平顺龙溪镇、沁源长征村等一批药茶小镇(村)。持续推进党参、连翘、苦参、菊花、金银花等中药材深加工,建设集清洗、烘干、分级、切片等功能于一体的初加工基地35个,培育药茶生产基地41个,建设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口服液等精深加工基地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