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海珍品养殖现状分析

    “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水产品产量由“九五”期末的4279万吨提高到5100万吨,增长19.1%,新增产量主要来自于水产养殖,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由60%提高到67%,水产养殖在渔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在水产养殖中海水养殖比重较大,潜力很大。

    我国海珍品养殖主要集中在北方的辽宁、山东海域,主要品种包括海参、鲍鱼、扇贝、海胆等,2005年海珍品养殖呈现以下特点:

    一、养殖规模扩增迅速
    上述海珍品品种多数是我国北方沿海的土著品种,也有像虾夷扇贝这样的引进品种,还有一些在养殖过程中与国外同类优质品种杂交的品种,如皱纹盘鲍。这些海珍品品种由于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十五”期间北方海珍品养殖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下有了迅速的发展。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适宜海珍品养殖的海域面积约60万公顷,目前山东、辽宁已经开发的海域面积约40万公顷。2005年主要品种产量虾夷扇贝约15万吨,刺参约3万吨,皱纹盘鲍约5000吨,与2000年比较均保持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养殖方式正在转变
    据统计,2005年,我国海珍品中虾夷扇贝底播增殖产量约为26000吨,占虾夷扇贝总产量的21.7%,底播刺参产量为2000吨,占刺参总产量的6.7%,底播皱纹盘鲍产量为500吨,占皱纹盘鲍总产量的10%。由于底播产品整个增殖过程全部实现了自然生态养殖模式,品质优良、安全健康,虽然价格比其它方式高一倍以上,但仍然供不应求。

    三、食品安全工作受到普遍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受到陆地畜禽产品病害的影响,海产品尤其是海珍品消费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在出口方面,水产品一直处于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量首位。但是由于前几年养殖过程没有很好地控制饵料、渔药的使用,加之养殖规模扩大造成的自身污染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野生双壳贝至今无法进入欧盟市场,仅此一项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每年就丧失了上亿美元的市场。

    受到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影响,农业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先后多次下发文件和颁布法规强化农产品的安全管理,实施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国内主要水产企业也纷纷研究自身质量管理,通过ISO9001、HACCP、QS等认证的企业越来越多,很多企业设立了自身的监测机构,对养殖区的海域环境开展调查,提前制定防范和改进措施。

    针对我国海珍品养殖的现状,有关专家认为主要出路在自主创新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推广股份制加集约化的开发模式,加快海水养殖企业的改制步伐,创建大型渔业集团,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的集聚效应。二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现有科研院所要转变观念,走向市场,与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为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海水养殖模式要向健康、生态型发展,推广底播、放流等方式,养殖海域要逐步向深海发展。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海珍品养殖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海珍品养殖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