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6上半年饰品市场的运行分析

    从年初开始,整个饰品市场与往年相比普遍运行状况不大良好。内销一枝独秀,而外贸则相对萎靡不振,不过饰品市场依然膨胀,2006上半年市场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内销情况较旺 
    自从去年下半年中国饰品遭遇环保概念滞销以来,市场内销开始上升,同以往相比无论是批量还是客户数量都在急剧增长。从年初到3月份,大部分厂家忙于2005年底的外贸单,而从3月开始直接应付内销市场。 

    内销市场走的较快的为玛瑙和925银的戒指、项链等首饰产品,且由以往的低档饰品走向了中高档饰品。 

    外贸情况 
    在外贸市场上,充满艺术气息的个性化饰品类走俏,主要为戒指、脚链、手链等,这些产品主要是由合金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合金饰品遭遇环保概念滞销,市场大部分以手工为主,而从3月份开始合金饰品又进入升温阶段,同时市场一片繁荣,但从4月中旬开始,无论是合金饰品还是手工饰品又遭遇了冰封期,至今未见融化迹象。 

    饰品边缘化线路趋于明显 
    饰品界的爪链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最早是在欧美地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陆已有企业制造爪链,到了上世纪90年代,企业普遍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爪链。应该说饰品起源于爪链的生产,但从今年开始,爪链销量与去年或以前相比已经大幅度下滑,如皇冠产品。饰品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向建筑材料等,需要说明的是跟服装的结合尤为明显。去年主要为珠片类和粘钻类简易型,而从2006年开始已经趋与复杂型,如贝壳等开始跟服装结合。 

    走俏产品的主要特点 
    1.紧扣环保主题: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美的同时对环保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在选择饰品时更倾心与环保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干草、干木珠等材料的使用。 

    2.回归自然属性:长期的城市生活,接触过多的人工痕迹,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已经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游乐、居住等领域,而且还表现在了妆饰和日常的搭配上。 

    3.讲究个性:这一特点主要在于合金类产品上,当然还有铜饰和银饰类产品。在这一类产品上,客户要求充分发挥出独特的个性,最大化的体现出部分爱美女士的性格--特立独行。加盟连锁精品走俏 

    连锁加盟一改往日的10元店风格,逐渐趋于50元~100元的中高档精品饰品店。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10元饰品店市场的相对饱和,自营店和小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一年之后品牌消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市场开始转向中高档精品屋和品牌化运作,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加入到加盟连锁行业。

    国内市场问题、原因、现状 
    1.国内厂家层次不齐,无核心竞争力。至今为止,我们的竞争力在价格上,而不是设计和品牌。即使有也是屈指可数,像浙江新光集团、广州威妮华首饰、福建金得利集团、伊泰莲娜首饰精品等,为什么他们的产品价格高而且卖得好,设计和品牌力量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价格的竞争只能造成更次的产品和更混乱的市场,无益于提升整个产业升级,走不到产业链的高端。只有走向产业链条的高端才是中国饰品的出路,也就是主导国际流行趋势,打造属于中国饰品的国际品牌。 

    2.市场细分明显。对采购商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准确的信息以及更优惠的价格,他们不愿意跑更多的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我们要注意的是已建或在建的市场,如广东东莞长安锦祥五金商场、中韩国际小商品城、广州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广州玉器街、华南国际小商品城、梧州市宝石城、浙江义乌财富大厦、上海福佑门商厦、浙江诸暨珍珠市场、成都荷花池市场、义乌市国际商贸城、中国扬州国际珠宝城……这么多市场的出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不但细分,而且有分散和饱和倾向。同时,部分经营饰品的义乌人和温州人在国外开拓市场,要么建设类似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市场,要么在国外寻找自己的代理商,要么直接在国外设立自己的营销网点。对采购商而言,当然更愿意就近取材,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市场,影响了国内或者国外的采购力量。 

    3.品牌运作呼之欲出。现阶段虽然国外市场依然是中国饰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但相对而言,国内近年来的销售业绩节节上升,许多饰品企业看着眼热但却苦于无力也不知道该怎么经营国内终端。现在顾客对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越来越强,对有质量保证和服务保障的品牌商品信任度逐渐提高。而在内地,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够提供品牌支持。只能眼睁睁看着钱流到加盟连锁商的口袋,实际上品牌是走近消费者的第一步。 

    4.注意崛起中的印度饰品。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相近性,更重要是的优良的性价比,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到印度采购。印度更低廉的人力资源是我国无法与其相比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人民币升值之后,我国的外贸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 

    此外,大家知道饰品也是有淡旺季之别的,但2006年与以往不同,以往淡旺季之间的过度趋于平缓,有可预见性而2006年淡旺季之间变化迅速,让许多商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最近在流行什么。关键在于,许多商家一直依赖外单并且那些单子都是国外直接设计好的图纸,没有自己的设计师。我们在市场里可以看到,许多款式新较独特品种多的厂家生意仍然比较好,苦的只是那些没有自行设计能力的厂家。这是否也是一种警示,即小的无自行开发能力的厂家生意将越来越难做,如不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将有倒闭风险。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行业洗牌过程仍将继续,并且将向更深层次发展,无论从营销、品牌、还是设计等都将是一场革命。随着市场里生意越来越难做,越来越多的厂家拿出他们常用的手法采取降价策略,同时从5月下旬开始引起整个饰品配件市场的相互压价的连锁反应。我们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把价格作为促进销售的惟一杠杆,一意孤行对中国饰品行业将是一场灾难。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饰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饰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