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6年焦点回顾·金属

  1月:铜的超级牛市拉开序幕 
  铜价从05年11月9日的相对低点35540元/吨上涨以来, 06年1月10日-12日,上海期货铜像发疯一样猛涨,0601合约突破45000元/吨大关,最高达46330元/吨,与一个月之前相比上涨了1万元/吨。 短短不到40个交易日,涨幅接近30%!而国储声称释放储备铜平抑市场价格的声音却越来越弱,相比国储抛铜时的40000元/吨,买入的投资者已经赚了一倍,而追随国储卖出的投资者则血本无归。 

  国内铜价补涨,使国际铜市在重新获得中国铜价上升以及进口恢复的刺激下,继续展开升势。2006年的大牛市拉开序幕。 

  2月:13项国家标准盯紧境外固体废物 
  2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13项强制性环控标准正式生效并实施,这13项标准包括了进口废钢铁、进口废纤维、进口废塑料和进口废电机等进口固体废物的环境控制要求,详细规定了进口固体废物中影响安全、卫生和环保项目的限量标准。新标准成为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废物进行检验和合格评定的依据。 目的是为了防止境外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规范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审查许可。对于违规进口者,最高将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3月:中国铜出口关税提高 
  3月9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决定,决定自2006年4月10日起,将精炼铜和铜合金的出口暂定关税税率由5%上调到10%,铜材的出口暂定税率由0%上调到10%。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将使中国铜需求量持续下降,短期看来,这可能会造成4月10日前各个铜加工企业集中出口现象。另外,不少长期稳定出口的合同将会提前。这都可能导致国内铜以及铜材数量减少,从而引发铜价在短期内上涨。 

  4月:铜消费增长 高铜价时代来临 
  4月以来,国内铜市场将进入季节性消费增长阶段,铜消费的增长在市场中开始体现。4月14日,国内现货铜价大幅上涨,现货升水达到150元的水平,这是3月23日以来,国内铜市场首次从现货贴水转变成现货升水。在国内铜现货价格强劲上涨的带动下,上海期铜也出现了大幅上涨,主力0606合约期价每吨上涨860元,报收57350元,创历史新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现货升水也快速回升。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恢复了强势的结构,高铜价时代已来临。 

  5月:铜价每吨过8万 有人欢喜有人愁 
  4月至5月间,铜价大涨的幅度可谓惊心动魄。现货铜一吨一天中涨5000元已不是新闻,05年只值3万多元一吨的废铜,到了06年5月已逼近了8万元一吨,铜价在三个月里价格翻了一番。暴涨的铜价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但也有许多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无奈停产。铜加工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纷纷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坚持随用随买的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数量、增加采购批次,同时对自身的原料库存、半成品库存以及制成品库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库”,铜加工企业库存几乎降到了极限。 

  6月:“环保风暴”席卷再生业 
  6月1日起,废旧金属拆解基地--台州路桥对外来固废说“不”!一条消息举座皆惊。路桥环保部门的“铁腕政策”包括劝阻或查扣所有运输固废到工业园区及定点加工利用单位以外拆解点的车辆和固废,严格控制各类固废非法进入。对进口固废实行“圈区管理”,加大力度对场外拆解场点和拆解散户一律予以取缔。随后,继台州路桥、宁波镇海工业园之后,北至天津、南到广东,各地环保部门都对再生企业的生产和物料流通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对在工业园外自发形成的回收加工散户逐步搬迁、淘汰、取缔,建立大型的定点回收企业和专业加工园区则受到鼓励。 

  7月:国储抛铜传言再起 
  国储抛铜的传闻贯穿整个7月。香港7月5日和6日消息显示,7月3日国家储备局在宁波释放了大约2.5万吨铜。 随后市场传言国储局在几周时间内出售了62,400吨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收储的铜,而且多数观点都预计国储局正在出售部分年代较久的库存铜,并将在短期内出售更多的铜以图降低总库存水平。由于担心此举压制现货价格,铜矿企业惜售现货铜,国内现货铜需求疲软,贸易商也没有动力去海外高价进口铜。7月17日首次出现交割日当天现货铜价格仍旧贴水的罕见情况。 

  8月:一“税”惊铜铝 
  8月15日传闻近期海关总署将上调废金属关税,每吨废铜的关税价格将上涨200元左右。 随后南海地区传来消息,紫铜的关税由原来的3.5万/柜提升到12万/柜,废变压器由原来每柜的3万提升到4万,废五金,马达均为2.5万左右。 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将到港的铜重新分柜装箱作为废五金报关进港。 

  24日消息,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税发(2006)102号通知》,对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国家不予退(免)的货物,改变以增值额征税的方式,根据出口离岸价,按小规模纳税人6%标准,全额征税。对于正常行业利润率约为2-3%的再生铝行业,税收成本增长约5%,远高于行业利润。再生铝遭遇八月飞雪。 

  9月: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调整 
  9月15日,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取消有色金属及废料等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这一部分商品在取消出口退税同时被列入禁止范围。将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将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5%、8%和11%。这是"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纺织品、家具、塑料等行业在出口退税下调之后,遭受的又一次重击。一方面铜价上涨,利润空间萎缩,一方面政策调控纷纷出击,铜加工企业的冬天来临了。 

  10月:“0”和“17” 
  10月1日起,中智双方贸易启动降税进程。中国对从智利进口金属矿产品等实施“零关税”。此次降税范围包括,对原产于智利的7391个税目的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大部分有色金属初级产品等2834个税目实施零关税。
 
  10月中下旬,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发布公告,暂停日本、韩国、瑞典、英国8家企业废物原料境外供货企业注册资格,取消日本、比利时、德国、瑞典、英国9家企业废物原料境外供货企业注册资格。原因是这17家企业的注册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具备获得注册资格的基本条件。 

  11月:金属出口又遇紧箍咒 
  自11月1日起,财政部上调多种金属、石油和钢铁出口关税,并下调其进口关税。 其中上调铜、镍、铝和其它金属制品出口关税至15%,将原油、煤和焦碳出口关税上调至5%,将生铁、钢坯和其它钢铁制品出口关税上调至10%。 

  商务部11月17日公告称,商务部、海关总署和环保总局拟定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其中不锈钢半制成品与贵金属矿砂及其精矿等禁止进口,而未锻轧的铜合金以及铅等金属原材料则被禁止出口。该目录自2006年11月22日起执行,共涉及804种商品。 

  12月:天津市将兴建北方最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记者从天津市经委获悉,“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将规划30平方公里,集中三个区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产业。在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华苑二期,发展绿色电池及燃料电池等;在津南环保产业园,发展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在静海子牙环保产业园,发展国家七类废物拆解和以此基础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到“十一五”末,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产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33%,占全市总量的1.5%。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金属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金属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