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来,煤炭用途和煤炭使用工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冶金焦化行业,适应中国煤炭种类储量的要求,传统的顶装煤炼焦工艺受到冲击,捣固炼焦工艺得到推广与发展;在电力行业,新建或改建的发电厂纷纷采用煤种适应性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艺,煤粉喷吹燃烧工艺不再是电厂锅炉的首选;在化工行业,煤化工产业方兴未艾,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等,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大量的煤化工项目相继立项、建设、投产,为煤炭的转化利用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必然对未来煤炭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由此将引发新一轮煤炭市场的重新洗牌,煤炭市场布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 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对煤炭市场的影响
  1.1 推广捣固炼焦工艺的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各大冶金焦化企业基本都使用顶装配煤炼焦工艺,顶装配煤炼焦对煤种配比要求较为严格,挥发分较高的气煤配比一般在25%左右,主焦煤和1/3焦煤配比量较大,配煤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在25%左右。近几年来,适合我国强粘结煤紧缺的国情,一些新投产或改造的焦化企业,基本上都采用捣固炼焦工艺,气煤配比提高到65%左右,配合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可在29%-34%之间。捣固炼焦工艺的推广与发展,增加了高挥发、低粘结煤炭的使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月-11月我国焦炭产量25299万t,预计冶炼精煤使用量35000万t左右;根据资料分析,近几年新增捣固炼焦工艺的焦炭产量每年在6000万t左右,预计使用冶炼精煤8400万t左右,因炼焦工艺变化使气煤等高挥发分的煤炭使用量每年要增加3000万t以上,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炼焦工艺的变化,带动了煤炭市场的调整,近几年气煤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高挥发、粘结性较差的气煤,也成了焦化企业的首选煤种,由此也对传统的冶炼精煤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1.2 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1项近20年发展起来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它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低成本石灰石炉内脱硫、负荷调节比大和负荷调节快等突出优点。近几年来,循环床锅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容量的循环床锅炉已被发电行业所接受。循环流化床低成本地实现了严格的污染排放指标,同时燃用劣质燃料,在负荷适应性和灰渣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为煤粉炉的节能环保改造提供了1条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10~20万kW的CFB锅炉技术已成熟,正在向20~30万kW及以上容量发展。日前,我国四川白马示范电站已经建成单机容量30万kW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推广和应用,淡化了煤种的概念,电厂可以根据资源和成本情况来调节使用不同的煤炭品种,特别是一些靠近煤矿的坑口电厂,可以就地燃用煤矿选煤厂选煤副产品及热值较低的煤炭品种,一些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较高的煤炭产品,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1.3 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影响
  近几年来,煤制甲醇、煤制油的呼声越来越高,煤化工产业如火如荼,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宁煤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等国内知名煤炭企业,纷纷加入到煤炭液化的行业中来,山西、内蒙等省、自治区把煤化工作为引进项目的先决条件,云南、河南、河北、安徽、黑龙江、山东等产煤省市都在酝酿自己的煤制油项目。尽管国家发改委加大了煤制油项目的宏观调控力度,要求示范工程取得成功以后再予以推广,但许多大型煤炭企业仍普遍看好未来的油品市场,发展煤化工的热情有增无减。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拟建和在建煤转油项目的资金规模已经高达千亿之巨,如果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在煤制油项目上将完成4000~5000亿元的投资,形成年产5000万t煤制油生产能力。神华的500万t煤制油示范项目在2007年年底投产之后,会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年产量将达到1500万t以上。使用间接液化工艺每生产1t成品油,要消耗4t煤炭。据此计算,届时,用于煤炭液化的煤炭产品将超过6000万t。如果考虑用于煤制甲醇等其他煤化工项目用煤,2020年,煤化工用煤将达到亿吨以上。煤化工项目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煤炭用途,增加了煤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强煤炭市场的活力。

  2 从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看煤炭市场发展
  2.1 东部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增强
  我国山东、安徽、江苏等东部主要产煤省,煤炭品种基本上以气煤为主,挥发分普遍偏高,同时,我国东部地区属经济发达地区,煤炭需求量大,但考虑供应的稳定性,很长时间以来,东部地区电厂等大型锅炉设计基本上是参照山西等西部地区低挥发分煤炭质量标准,东部地区生产的高挥发的煤炭不能使用。在电煤方面,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推广和应用,锅炉用煤对煤种的要求下降,东部地区生产的煤炭,当地需求量增加,减少了外部煤炭调入量。在冶炼精煤方面,随着捣固炼焦工艺的推广应用,东部煤炭企业生产的高挥发分的煤炭配比提高、需求增加。另外,由于运输的便利和运输成本的较大差异,东部煤炭企业在当地市场竞争力增强。由于煤炭使用工艺的变化,带动了东部煤炭企业的产品销售,决定了东部煤炭市场在较长时期内,区域自给及向周边辐射比例将有所提高。

  2.2 内陆地区煤炭市场就近供应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促进了煤炭的就近供应,煤电、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目前,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产量大省(区),在强化大规模电厂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煤炭焦化、煤炭液化等煤化工项目建设,储量较大的煤炭基地,都在考虑就地建设煤制油、煤制甲醇等项目。东部地区产煤省,围绕煤矿,周边地区大规模兴建焦化厂、电厂,东部地区生产的高挥发冶炼精煤,直接进入采用捣固炼焦工艺的焦化厂。煤炭企业生产的低热值煤,也供应周边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电厂或热电企业使用。由于内陆地区煤炭市场就近供应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时期,内陆地区煤炭产品外调减少,煤炭铁路运输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明显低于煤炭产量的增长速度,煤炭铁路运输紧张的趋势将有所缓解。

  2.3 海运煤炭在煤炭市场的比重上升
  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促进了内陆地区煤炭市场的就近供应,特别是东部地区产煤省,煤炭外调将明显减少,由此带来了煤炭由西部主要煤炭产地集中向煤炭资源匮乏地区流动的现象。我国煤炭资源匮乏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江沿海地区,煤炭作为大宗物资,海运应当成为首选。山西、内蒙古的煤炭,主要通过秦皇岛、天津等海运港口向南方运输;陕西、河南等省的煤炭,主要通过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港口向南方运输,未来时期,海运煤炭在煤炭市场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3 煤炭企业的应对策略
  3.1 积极开拓矿区周边市场
  长期以来,由于合作的稳定性较差,矿区周边市场往往被煤炭企业忽视,随着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仿佛一夜之间,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周边有增添了一部分新的电厂、焦化厂,而且规模相对较大。面对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变化带来的新的市场机遇,煤炭企业要积极开拓周边市场,充分利用地理、运输、价格优势,与这些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顺应市场变化的趋势。

  3.2 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近几年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都在探讨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煤电、煤化工等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开展的煤化工产业调研发现,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高企,激发了富煤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积极性。这些在建项目将新增产能甲醇850万t,二甲醚90万t,烯烃100万t,煤制油124万t。目前,我国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为3400万t,烯烃300万t,煤制油300万t。应当看到,煤炭用途和使用工艺的变化,为煤炭企业发展产业链创造了条件,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设计建设电厂、焦化厂、煤制油、煤制甲醇等项目,减少外部资源和运输的依赖性,安排更多的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煤炭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煤炭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