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从信用卡发展历史看循环信用在中国

  众所周知,使用循环信用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是信用卡盈利的巨大来源,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市场上,各大发卡机构纷纷减免年费,调低商户手续费以及营销、客户获取成本增加的形势下,开发民众大量使用循环信用将会是改善中国信用卡市场整体处于亏损边缘处境的有力武器。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发卡商的利润中有60%来自这一块。可是目前在中国,只有2%的客户经常使用循环信用,85%以上的客户每月全额还款。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信用卡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在循环信用的使用方面,中国消费者是否会为中国信用卡市场带来像美国那样繁荣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在美国循环信用的使用是如此的普及?

  在1980年之前,虽然美国家庭总数和中层收入家庭持有银行信用卡的比例都达到了40%左右,但是盈利的银行信用卡却寥寥无几。主要的原因是银行信用卡不收年费,信用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循环信用利息。当时大部分美国信用卡户和目前的中国持卡人一样,都是每月还清欠款,借取滚动信贷的人还不到持卡人的1/3。

  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在通涨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在通涨率高过借、贷款利率的时候,继续选择储蓄只能使得人们的财富大幅缩水;借贷倒成为保值增值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于是人们纷纷选择使用循环信用。就是这段时期的的经济行为取向整整影响了今后几代美国人。经过这段时期,美国持有信用卡的家庭逐步上升到今天的2/3,其中约50%的持卡人借取滚动信贷。

  由此可见,美国的循环信用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不可分,1970年代的通涨是美国历史上一段痛苦的经历。但对于循环信用的使用来说,这个经历却促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通涨使得消费信贷被大众广泛接受并积极使用。

  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看,影响循环信用使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第一,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民众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预期越有信心,就越容易使用循环信用,而发卡机构的风险也会比较校

  第二,社会的人群结构,包括年龄、收入等的组合。中青年占社会主体人群的社会对循环信用的使用较多;同时中等收入家庭占大多数的社会对循环信用的使用也会比较高。

  第三,社会经济状况。国家的经济越不好,就越需要使用循环信用。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市场,就是因为70年代的通胀和滞胀而大大刺激了循环信用的使用。

  第四,文化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比如同样是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日本文化就不提倡借钱消费,因此循环信用的使用就不及美国普遍。而美国本身也是在1958年信用卡开始具备循环信用功能的20年后才被大规模的接受。

  从以上的四条影响因素来看,目前中国的情况是怎样呢?第一,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大多数老百姓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作为对自己的保障;第二,中国大多数老百姓还处于低收入的阶层,而经济较发达的上海等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低收入人群和老年人对循环信用的使用都不多;第三,社会经济状况良好,无需通过循环信用的方式来缓解现实压力;第四,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概念植根于大多数老百姓的思想中,提前消费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发展循环信用,从外部条件来看是阻力重重。

  既然目前中国市场发展信用卡的外部条件并不成熟,那么能否依靠各大发卡行的市场行为,来做大循环信用这一块呢?

  循环信用这一块的市场是具有潜力的,前提是国内银行必须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急功近利的短期强力推广难见成效,反而会引致大量不合格的持卡人以及引发消费者过渡消费,从而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况。韩国和台湾“卡奴”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在韩国,政府为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力鼓励人们借债和消费以拉动内需,多韩国人盲目举债消费,致使其背负的信用卡贷款债务大大超过偿还能力,引发信用卡危机。台湾发卡行之间为了拼发卡量,不断放宽征信条件,甚至放任业务员弄虚作假,让未经深入了解和比较的消费者申办多张信用卡。当持卡人欠债短期内难以偿还的时候,为了扩大发卡量,业务人员会再劝说持卡人通过再办卡来还卡债,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社会的错误引导,各发卡行的诱惑,使得消费者盲目使用循环信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短期能造成繁荣的假象,但从长期来看,最终还是会使发卡机构陷入财务窟窿,难以自拔。

  从目前的中国信用卡市场来看,整体还处于培育的阶段。据VISA国际组织的调研报告称:保守估计,中国目前信用卡的潜在目标人群在3000万至6000万,预计2010年中国中等收入的人群可能超过两亿。可是截至2005年,中国的信用卡持卡人数仅有700万,市场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要在循环信用这一块获得发展,忽视市场经济状况,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超前引导消费者是行不通的。目前各大发卡行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教育潜在的消费者,并在硬件、软件、管理、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练好内功,为循环信用的大发展做好准备。具体来看,发卡行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第一,建立完备详细的的个人信用查询体系;第二,在发卡阶段严格把关,严格挑选合格的消费者作为持卡人;第三,不过度提供授信额度;第四,不夸大提前消费的好处,不过度鼓励使用循环信用。在目前的市场现状下,银行可以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做为主要拓展的客户群体,通过几年对优质客户的吸纳和积累,相信最终是能够在循环信用方面获得很好收益的。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信用卡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信用卡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