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7年1~5月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过快;钢材进口数量下降,金额增长;钢铁产品进出口为双顺差

  在政府接二连三的“减肥”措施打压下,钢铁产品的出口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仍然遵循市场规律高速增长,“瘦身”目标落空。并且在4月还突破了2006年12月出口钢材555万吨的最高纪录,出口了钢材715.52万吨,再创单月出口新高。5月出口钢材617.02万吨,成为出口钢材第二多的月份。

  1.钢材出口增长过快

  出口钢材2744.85万吨,同比增加1478.32万吨,增长116.72%;出口金额180.12亿美元,同比增加110.11亿美元,增长157.26%。尤其是向欧盟25国出口456.04万吨,同比增加284.86万吨,增长166.41%,已突破210万吨。

  我对美国出口钢材192.27万吨,同比增加24.84万吨,增长14.84%。2007年1~3月,美国钢铁产品进口大幅度下降,共进口钢材和钢坯(锭)785.17万吨、70.54亿美元,同比减少232.77万吨、增加0.89亿美元,下降22.87%、增长1.28%。其中,进口钢材640.35万吨、62.30亿美元,同比减少120.28万吨、增加3.50亿美元,下降15.81%、增长5.95%;进口钢坯(锭)144.81万吨、8.24亿美元,同比减少112.49万吨,2.60亿美元,下降43.72%、23.99%。

  2.出口税难以阻挡钢坯出口,出口税向需方传递

  出口钢坯361.23万吨,同比增加154.97万吨,增长75.13%;出口金额15.32亿美元,同比增加8.37亿美元,增长120.25%,金额增速大大高于数量增速,出口税向需方传递,出口税难以阻挡钢坯出口。

  3.进口钢材数量下降,金额增长

  进口钢材727.95万吨,同比减少46.23万吨,下降5.97%;进口金额85.70亿美元,同比增加8.17亿美元,增长10.54%。

  4.钢铁产品进出口为双顺差

  净出口钢材2016.90万吨,同比增加1524.55万吨,增长309.65%;贸易顺差94.42亿美元,2006年同期为贸易逆差7.51亿美元。

  二、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平衡对钢铁产品出口的依赖度过高,其失衡的风险度加大

  1.钢材和钢坯的大量出口维持国内钢材市场的供需平衡


  国内粗钢产量为19562.02万吨,同比增加3256.66万吨,增长19.97%。

  粗钢表观消费量17066.99万吨,同比增加1474.42万吨,增长9.46%。依靠钢材和钢坯的大量出口,在国内粗钢的增长率高达19.97%的情况下,粗钢表观消费量的增长率才9.46%。

  净出口钢坯增量160.37万吨;净出口钢材增量1524.56万吨,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1621.87万吨;两者相加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1782.24万吨。净出口粗钢增量1781.84万吨与国内粗钢增产量3256.66万吨相比,为54.71%,一半以上的粗钢增产量没有进入国内市场而流向国外。

  2.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平衡对钢铁产品出口的依赖度过高

  2007年4月,国内粗钢产量为4031.81万吨,同比增加571.76万吨,增长16.52%。净出口钢坯增量40.07万吨;净出口钢材增量449.72万吨,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478.43万吨;两者相加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518.50万吨。净出口粗钢增量518.50万吨与国内粗钢增产量571.76万吨相比,高达90.68%,也就是说4月90%的粗钢增产量没有进入国内市场而流向国外。因此,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358.87万吨,同比仅增加53.26万吨,增长1.61%。

  4月当月新增粗钢资源量肯定大大地小于实际消费量,当月的供需平衡是严重的供小于需。因此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旬,协会监控的8个钢材品种有7个,其价格呈上升态势。

  在5月的第三周或第四周国内钢材价格达到峰值,在这以后8个钢材品种呈下跌的态势。

  2007年5月,粗钢产量为4130.36万吨,同比增加559.91万吨,增长15.68%。净出口钢坯增量29.51万吨;净出口钢材增量275.51万吨,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293.10万吨。两者相加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322.61万吨。净出口粗钢增量322.61万吨与国内粗钢增产量559.91万吨相比,为57.62%,也就是说5月份仍有一半以上的粗钢增产量没有进入国内市场而流向国外。就是在这种钢材出口高达617万吨和钢坯出口96万吨的情况下,只不过净出口粗钢增量由上月的478.43万吨降至本月的322.61万吨,少了155.82万吨,就立即对国内产生影响,引起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下滑。不管是因为部分钢材征收出口税出台的影响,还是钢铁产品出口多少的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都是因为出口在“惹事生非”

  2007年5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3526.51万吨,同比增加237.30万吨,增长7.21%。在单月出口617万吨钢材和96万吨钢坯的情况下,7%的单月新增粗钢资源量增长率,国内钢材市场的钢材价格就难以稳定并引发了价格的下跌,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风险度过高,并且今年我国的钢材消费实际增长率难以推测。

  3.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粗钢净出口量的大量增加难以实现

  2007年1~5月,净出口钢坯增量160.37万吨;净出口钢材增量1524.56万吨,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1621.87万吨;两者相加相当于净出口粗钢增量1782.24万吨。净出口粗钢增量1782.24万吨与国内粗钢增产量3256.66万吨相比,为54.73%,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粗钢增产量没有进入国内市场而流向国外。

  2007年1~5月,能实现净出口粗钢增量1782.24万吨,一是出口量很大,出口钢材2744.85万吨和钢坯361.23万吨,月均出口钢材549万吨和钢坯72万吨;二是上年同期净出口的数量很小,上年一季度净出口钢材185.93万吨、钢坯79.69万吨,相当净出口粗钢277.49万吨;上年4月净出口钢材103.02万吨、钢坯44.64万吨, 相当净出口粗钢154.24万吨;上年5月净出口钢材203.47万吨、钢坯64.79万吨,相当净出口粗钢281.25万吨;上年1~5月,净出口粗钢当量712.98万吨。

  在下半年有占出口钢材总量2/3以上的钢材品种将受到国家双管齐下限制出口措施(出口许可证和加征出口关税)的影响,下半年的钢材出口会受到一定制约,根据当前钢坯出口情况和钢坯和钢材出口价格上扬情况,国际市场行情继续看好,其制约程度有限,钢材和钢坯大量出口情况将依旧。2007年1~5月,月均净出口粗钢499万吨,即使2007年四季度能保持2007年4、5月份的最高出口水平,净出口粗钢在600万吨以上,也只能达到150~200万吨的粗钢净出口增量的水平。所以,2007年四季度我国钢材净出口增量将有限,同比增速肯定不会太大,甚至有可能出现持平或下降的局面。因此可以推论,2007年四季度我国粗钢的增产量只能基本上依靠国内市场消化。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平衡将完全取决于我国粗钢产量的增速的快慢。

  三、进口钢材,板材和管材下降;一般贸易下降;加工贸易增长;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省

  1.进口钢材的品种,长材略有增长,板材和管材大幅度下降

  长材进口62.37万吨,同比增加1.41万吨。增长2.31%。进口长材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8.57%,同比上升0.69个百分点。

  板材进口614.30万吨,同比减少34.39万吨。下降5.30%。进口板材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84.39%,同比上升0.60个百分点。

  管材进口31.77万吨,同比减少9.99万吨。下降23.29%。进口管材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4.36%,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2.进口钢材的贸易方式,进料和来料加工方式增长,一般贸易方式下降

  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325.10万吨,同比增加13.16万吨,增长4.22%,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重为44.66%,同比提高了4.37个百分点。

  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83.30万吨,同比增加12.71万吨,增长18.01%,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重为11.44%,同比提高了2.32个百分点。

  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钢材292.99万吨,同比减少52.00万吨,下降15.07%,占进口钢材总量的比重为40.25%,同比下降了4.31个百分点。

  3.我国进口钢材的来源地仍然相当集中,日本、韩国、台湾省占了78.97%,其次是欧盟25国占8.46%

从日本、欧盟25国进口钢材大幅度增长。

  从日本进口钢材285.34万吨,同比增长14.7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39.20%。

  从韩国进口钢材149.32万吨,同比下降7.97%;占进口钢材总量的20.51%。

  从台湾省进口钢材140.18万吨,同比下降14.13%;占进口钢材总量的19.26%。

  从欧盟25国进口钢材61.58万吨,同比增长18.99%;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46%。

  四、出口钢材,管材和长材的增幅高于板材;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国家或地区更加分散;出口单位也更加分散

  1.出口钢材品种,长材的增幅高于板材

  管材出口353.69万吨,同比增加182.07万吨。增长106.09%。出口管材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2.89%,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长材出口1039.96万吨,同比增加634.06万吨。增长156.21%。出口长材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37.89%,同比上升5.84个百分点。

  板材出口1186.18万吨,同比增加606.71万吨。增长104.70%。出口板材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43.21%,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

  2.出口钢材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方式;进料和来料加工方式增幅高于一般贸易方式

  我国钢材出口的贸易方式,一般贸易的数量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重高达92.00%,其他贸易方式的出口数量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重仅占8.00%。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525.17万吨,同比增加1327.09万吨,增长110.77%。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60.35万吨,增长171.43%。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32万吨,增长355.68%。

  3.我国对韩国和美国的出口比重下降;欧盟25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出口比重上升;对中东和印度的出口猛增,出口目的地更加分散

  我国出口钢材的目的地相对集中,韩国、欧盟25国、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占58.00%,下降7.51个百分点。

  向韩国出口钢材516.96万吨,同比增长64.34%;占出口钢材总量18.83%,下降6.01个百分点。

  向欧盟25国出口钢材456.04万吨,同比增长166.41%;占出口钢材总量16.61%,提高3.09个百分点。

  向美国出口钢材192.27万吨,同比增长14.84%;占出口钢材总量7.01%,下降6.21个百分点。

  向东南亚出口钢材426.96万吨,同比增长141.98%,占出口钢材总量15.55%,提高1.62个百分点。其中:新加坡增长164.37%;菲律宾增长123.84%;印尼增长123.04%;泰国增长158.14%;越南增长133.89%。

  向伊朗出口钢材148.93万吨,同比增长2021.72%;占出口钢材总量5.43%。

  向印度出口钢材127.83万吨,同比增长244.56%;占出口钢材总量4.66%。

  向阿联酋出口钢材72.99万吨,同比增长298.15%;占出口钢材总量2.66%。

  向沙特出口钢材52.13万吨,同比增长487.25%;占出口钢材总量1.90%。

  4.出口企业更加分散

  出口量排前六位的企业(鞍、宝、武、济、首、本)出口钢材402.55万吨,同比增加49.59万吨,增长14.05%。占出口钢材总量14.67%,下降13.2个百分点。

  五、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已取得重大进展

  1.热轧板材的总生产能力和产量已有相当富裕

  板材产量为9622.74万吨,同比增产2549.75万吨,增长36.05%,占钢材总产量的43.92%,比上年同期提高3.92个百分点。净出口板材571.88万吨,上年同期则净进口69.23万吨。

  中厚板带产量为4383.37万吨,同比增产1155.88万吨,增长35.81%。净出口508.34万吨,同比增加373.98万吨,增长278.34%。

  热轧薄板带产量为1072.12万吨,同比增产334.35万吨,增长45.32%。净出口80.67万吨,同比增加33.76万吨,增长71.97%。

  中厚板带和热轧薄板带共净出口589.01万吨,冷轧薄板带、镀层板和电工钢共净进口139.07万吨,热轧板材的总生产能力和产量已有相当富裕。

  普通中厚板净出口534.16万吨,同比增加324.77万吨,增长155.11%;贸易顺差27.15亿美元,同比增加19.53亿美元,增长256.10%。

  普通热轧薄板带净出口88.55万吨,同比增加29.39万吨,增长49.68%;贸易顺差4.27亿美元,同比增加2.19亿美元,增长104.98%。

  2.冷轧板带的产能和产量高速增长,但仍然不足,普通冷轧薄板带仍为净进口数量最多的品种

  冷轧薄板带产量为1307.82万吨,同比增加374.41万吨,增长40.11%。

  普通冷轧薄板带进口161.26万吨,同比减少11.11万吨,下降6.45%;贸易额10.30亿美元,同比增加0.78亿美元,增长8.21%。

  普通冷轧薄板带出口58.58万吨,同比增加3.97万吨,增长7.27%;贸易额3.32亿美元,同比增加0.68亿美元,增长25.73%。

  普通冷轧薄板带净进口102.68万吨,同比减少15.08万吨,下降12.81%;贸易逆差6.98亿美元,同比增加0.10亿美元,增长1.49%。

  普通冷轧薄板净进口7.00万吨,同比增加1.16万吨,增长19.84%;贸易逆差0.37亿美元,同比增加0.10亿美元,增长34.49%。

  普通冷轧薄宽带净进口95.68万吨,同比减少16.24万吨,下降14.51%;贸易逆差6.61亿美元,同比增加0.01亿美元,增长0.10%。

  厚度0.5~1mm普通冷轧薄宽带净进口40.44万吨,同比增加0.53万吨,增长1.34%;贸易逆差2.63亿美元,同比增加0.31亿美元,增长13.37%。

  厚度0.3mm以下普通冷轧薄宽带净进口41.09万吨,同比减少0.22万吨,下降0.54%;贸易逆差3.00亿美元,同比增加0.40亿美元,增长15.60%。

  3.镀锌板,热镀锌板的产能和产量过剩,电镀锌板的产能和产量不足

  镀层板产量为796.03万吨,同比增加319.99万吨,增长67.22%。

  镀锌板进口150.93万吨,同比增加12.41万吨,增长8.96%;贸易额12.10亿美元,同比增加1.91亿美元,增长18.71%。

  镀锌板出口163.67万吨,同比增加91.89万吨,增长128.02%;贸易额11.60亿美元,同比增加7.46亿美元,增长179.88%。

  镀锌板净出口12.55万吨,而上年同期净进口66.75万吨;贸易逆差0.52亿美元,同比减少5.52亿美元,下降91.35%。

  电镀锌板净进口82.03万吨,同比增加7.89万吨,增长10.65%;贸易逆差6.59亿美元,同比增加0.96亿美元,增长17.01%。

  热镀锌板净出口94.58万吨,同比增加87.19万吨;贸易顺差6.07亿美元,而上年同期贸易逆差0.41亿美元。

  4.电工钢的产能和产量仍然不足

  电工钢产量为161.67万吨,同比增加24.82万吨,增长18.14%。

  电工钢进口44.45万吨,同比增加5.56万吨,增长14.29%;贸易额6.18亿美元,同比增加1.19亿美元,增长23.90%。

  电工钢出口8.77万吨,同比减少0.53万吨,下降5.70%;贸易额0.59亿美元,同比增加0.06亿美元,增长12.07%。

  电工钢净进口35.68万吨,同比增加6.09万吨,增长20.57%;贸易逆差5.59亿美元,同比增加1.13亿美元,增长25.30%。

  取向硅钢片净进口11.13万吨,同比增加1.29万吨,增长13.12%;贸易逆差3.95亿美元,同比增加0.92亿美元,增长30.54%。

  非取向硅钢片净进口24.55万吨,同比增加4.79万吨,增长24.27%;贸易逆差1.64亿美元,同比增加0.20亿美元,增长14.25%。

  5.合金板

  合金板进口30.74万吨,同比减少2.59万吨,下降7.78%;贸易额4.15亿美元,同比增加0.50亿美元,增长13.64%。

  合金板出口8.18万吨,同比增加5.16万吨,增长170.67%;贸易额0.49亿美元,同比增加0.31亿美元,增长175.24%。

  合金板净进口22.55万吨,同比减少7.75万吨,下降25.58%;贸易逆差3.66亿美元,同比增加0.19亿美元,增长5.39%。

6.不锈板取得重大进展,产能和产量热轧仍然不足、冷轧由不足转为富裕

  不锈板净进口9.75万吨,同比减少73.25万吨,下降88.25%;贸易顺差0.0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贸易逆差14.89亿美元。

  冷轧不锈薄板净出口13.85万吨,贸易顺差6.21亿美元,上年同期净进口13.92万吨,贸易逆差2.11亿美元。

  热轧不锈中厚宽带钢净进口12.66万吨,同比减少33.32万吨,下降72.46%;贸易逆差2.11亿美元,同比下降5.82亿美元,下降73.35%。

  热轧不锈薄宽带钢净进口7.79万吨,同比减少4.37万吨,下降35.94%;贸易逆差1.44亿美元,同比增加0.18亿美元,增长14.55%。

  7.无缝管中的合金钢锅炉管产能产量仍然不足

  合金钢锅炉管净进口5.56万吨,同比减少2.38万吨,下降29.98%;贸易逆差3.73亿美元,同比减少0.26亿美元,下降6.55%。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钢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钢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