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从英威达投资中国分析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竞争优势

 飞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在吸引国际整车企业的同时,也吸引零部件供应商。看中汽车安全市场的英威达公司,投下巨资以打造中国最大的安全气囊纤维基地。他也将是全球首家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同时拥有该基地的公司。

  安全气囊最早出现在美国,欧洲起步较晚,后来才到日本和韩国。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更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安全气囊市场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中国安全气囊市场状况

  汽车安全气囊做为高科技产品,目前该行业在国内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冲击,市场变动很大,具体表现为汽车安全气囊产业格局主要被外商企业产品主导;市场成熟度不断得到提高,2005年以来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市场增长开始趋缓,气囊的国产化水平在稳步提高。

  2004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产量为209.1万套。2005年,我国安全气囊产量达到255万套,同比增长22%,和前几年比较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本土企业相对于外商企业差距是很明显的,国外品牌占有高达93.6%的市场份额,而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6.4%,可以说几乎每辆在国内生产的汽车上安装的安全气囊都是国外市场提供,我国乘用车合资企业配套用的安全气囊基本上为国外品牌所占据,而本土品牌主要在我国自主轿车生产企业的车型中做配套,而且在国内自主轿车生产企业的配套中大多为机械式安全气囊,技术性能较高的电子式安全气囊大多还得依靠进口。

  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570.77万辆,同比增长12.56%,其中乘用车产量393.07万辆,同比增长19.73%。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在历经2002年和2003年的“井喷”式增长以后,连续第二年的减速增长。与此相对应,我国安全气囊需求增长速度也开始趋缓。2004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量为390万套,比2003年增长40.3%。2005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量统计为440万套,同比仅增长12.8%,增速同比减少27。5%,减少幅度较大。2006年汽车安全气囊气市场需求量为635万套,其中轿车安全气囊市场为510万套。预计到2010年,我国安全气囊总需求量将达到2382万套。

  2006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由于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机会的显现,安全气囊的国产化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对于安全产品相关法规的逐年增多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如安全气囊也会像主动安全系统(ABS、倒车雷达等)一样越来越普及,安全气囊会成为中国小型、大型车的标配,主、侧部都会安装,所以安全气囊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影响安全气囊的市场因素

  1、产业政策

  2000年.我国出台了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设计规则)法规,对所有M1类新车型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气囊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2006年7月1日,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正式实施。标准规定在2006年7月1日后上市的新车型必须要通过相应的侧面和后部碰撞测试才能给予申报审批,而目前已上市的车型则必须在2009年1月18日之前达到标准,否则将面临退市的危险。“侧碰”和“后碰”两项新标准的出台,完善了目前中国汽车在被动安全方面的评判标准,被看作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国内碰撞标准同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汽车安全气囊越来越普及,将会成为中国小型、大型车的标配,主、侧部都会安装,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前景很好。但这一市场热点对于绝大部分本土汽车电子厂商来说似乎只有望洋兴叹的份,气囊ECU、气囊方向和速度传感器中国根本做不了,至于引爆系统,西安有几家军转民企业有开发能力,但距离商用化还很早,预计未来一两年都不能实现产业化。况且开发安全气囊系统,仅碰撞实验就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因此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目前对绝大多数本土厂商来说还是一个不现实的梦。如今在安全气囊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主要还是靠引进国外技术,包括少数在安全气囊业务上做得比较成功的汽车电子公司也是如此。

  2、消费者需求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数量、档次也在逐年上升,高级轿车的比例将继续攀升,将必带动汽车安全气囊的开发、生产。

  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有望成为标准配置。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
 
  3、国产安全气囊竞争优势

  我国在经历安全气囊的进口高峰之后,安全气囊进口的高速增长势头已经跌落,2005年上半年已经出现进口负增长。目前,进口安全气囊在国内配套市场所占比重不到50%。2007年.我国80%以上的安全气囊组件将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我国安全气囊零部件ECU、气体发生器、气袋、布料的国内采购率只有5%左右,气囊组件配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对于安全产品相关法规的逐年增多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安全气囊市场将出现巨大的市场需求。

  尽管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还需依靠进口,但国产安全气囊在价格上具有很大优势。一套同类进口系统价格在一万元左右,而国产的安全气囊一套只需6000元,可以满足我国中、低档车消费者的要求。进口的安全气囊价格偏高,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不完全适合我国实际需要。进口安全气囊完全是按外国人的体形、习惯和环境等条件设计的,其设计参数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的人体特征、道路路况等实际情况;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根据中国的路况和人的体形、坐姿等量身制作的,完全适合中国人的行车习惯。

  三、结束语

  2004年底开始,跨国安全气囊企业相继在中国投资气囊组件的生产,加强了安全气囊上游零部件本地化供应配套的能力。到2007年,我国80%以上的安全气囊组件将实现本地化生产。对于中国的安全气囊生产企业这既是机遇又是威胁,一方面国内企业可与这些外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利用其优势全面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布局会更加完善,必将对国内企业产生冲击。因此中国的安全气囊企业应努力使产品更加贴进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汽车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汽车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