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化工新材料:前途光明与道路曲折的磨合

提到化工新材料,人们可能觉得陌生,但提到“水立方”、“鸟巢”、“鸟蛋”、“嫦娥一号”……人们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知道吗?构成这些美轮美奂画面的材料中,就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氟碳防腐涂料、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而这些正是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正以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形象一改以往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化工产业的形象。化工新材料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资本投资新的沃土,自主创新新的竞争领域。一句话,化工新材料正在成为机遇的代名词。

    屡屡创出不俗业绩

    了解到,可能是因为领域太新,因此化工新材料的范畴该怎样界定目前尚无统一看法。有人认为化工新材料是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性能优于传统材料的一类材料,都可以划人化工新材料的范畴。传统意义上的化工新材料的范围很窄,仅限于有机硅、有机氟、特种涂料、特种黏合剂等。有人认为这样划分化工材料种类太少,形成不了大的产业,应该将在基础材料上进行改性、使其性能有很大提高的材料都划入化工新材料范畴,大体包括高性能通用合成树脂新品种、高性能塑料合金、工程塑料、高性能橡胶基复合材料、特种合成纤维、无机精细化工材料、纳米化工材料、有机硅、有机氟材料、生物化工材料、高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黏结材料、高性能装饰材料等。

    原化工部部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2007博鳌论坛开幕大会上致词时曾这样描述化工新材料:新材料产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她说,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鼓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新材料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一是世界材料技术发展迅猛,在纳米材料、超导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领域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二是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继续看好中国,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与我国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方向一致,为我国实现技术跨越、带动产业跨越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于希椿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欣慰地介绍到,2007年化工新材料大出风头:由上海迅天宇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物理法提纯高纯度多晶硅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内太阳能产业的高能耗瓶颈,还首次实现出口,确立了中国在世界光伏产业链上的地位;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已经由前几年的1万吨放大到10万吨,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氯化聚乙烯已经实现连续化生产并且单体装置产能已达7万吨;烟台万华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使得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后第四家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山东三角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捧走了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中国工程子午胎的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已成功打入欧美市场。

    深受各类资本青睐

    还拿到了化工新材料发展的另一份成绩单:近10年来,化工新材料发展很快,研发也十分活跃,为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化工材料占化学工业(不包括炼油)总销售收入的30%-40%,主要品种有上万种。有关预测表明,2008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有可能形成一个3000亿元左右的大市场;而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这其中将有1/3的份额属于化工新材料。尤其是MDI、聚碳酸酯、有机硅等产品,其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GDP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

    在我国,化工新材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秀。从它脱颖而出之日起,就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在前瞻性研究方面,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每年对新材料项目的援助在3.5亿元左右;在产业项目方面,有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每年通过拨款和贴息贷款等形式给予资助;在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制定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化工新材料也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于希椿笑着对记者说,就连我们这个专委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立起来的。为了适应这个领域的发展,2005年9月18日,国家民政部、中国化工学会特批准成立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

一向市场嗅觉敏感的金融界也早就盯上了新材料产业。2006年,国家开发银行就将新材料作为一个重点领域来支持,并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当年,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与该专家咨询委员会一起,召开了“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项目推介汇报会”,向国家开发银行推荐了6个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开行投资局的官员听完项目介绍后兴奋地说:“没想到化工新材料这一块有这么多好项目。”在那次会上,与开发银行像发现宝藏般兴奋一样,相关企业也纷纷派出重量级人物到会。会上专委会向开发银行推荐的项目包括年产10万吨稀土功能助剂、年产2万吨高模低收缩聚酯帘子布、5000吨/年超高强PE纤维及复合材料……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实施中,有的已经从开发银行获得部分经费支持。

    民营资本向来被认为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了解,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目前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烟台万华、三爱富、亚星化学等上市公司的牛气表现,足以证明民营企业投资化工新材料是明智之举。另外,广东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中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聚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等,也都是靠化工新材料起家的业绩突出的企业。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兴起,也吸引了国外企业参与。2007年9月10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美国私人股本集团黑石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黑石集团将向中国化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注资6亿美元,认购蓝星集团20%的股份。蓝星集团在有机硅、双酚A、环氧树脂、TDI等产品方面具备技术与规模的双重优势,同时拥有大量的项目储备和技术储备,正在向碳纤维、聚碳酸酯、有机硅下游开发、蛋氨酸等领域拓展。业内人士分析,黑石集团对蓝星集团注资,主要就是看上了其在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新产业绕不开老问题

    尽管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进步快,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家每年还得大量进口化工新材料,以补国内之需。尽管化工行业有诸多的“世界第一”、“世界最大”,但在“价值最高”这个关键的“最”上还排不上名次。记者了解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别看化工新材料的特点就是新,但它似乎与生俱来就带着与其它化工领域同样的毛病:生产装置小,开发力量弱,产品质量不稳定……而化工新材料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拿不出产业化的东西来,或者拿出了东西却因能耗和物耗高或产品质量不稳而缺乏竞争力。据说化工新材料产业每年的科研成果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但相当多的成果获了奖后就进了冷宫。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领域能做出样品却做不出成品。

    山西大学科技处高级经济师张三香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体制。她说,在我国科技成果投入、产出及转化的全过程中,有3个不同的主体,一是以各级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二是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的研发主体,三是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化主体。在计划经济时代,这3个主体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纽带的维系下协调运作。但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纽带开始断裂,研发主体与产业化主体的供求关系由国家指令变为市场调节。但由于国家在成果的投入产出上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的分配模式,而市场又很难对这种体制产出的成果进行协调。这就使得3个主体之间产生相互割裂的现象:政府只管投资,不管收益;作为研发主体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只管研发,不管产业化;而企业对成果的研发和投资只有期待,无法制约。如果没有这种相互剥离的问题,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水平绝不会是目前在国际上排不上号的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的多位博士生也深有同感:“象牙塔”中的科研与企业实际结合的少之又少,研究生们在选择课题时很少会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而主要从是否发表文章、能否拿到国家的经费支持为出发点。随着鉴定的通过、课题的结题,这些学术成果就被束之高阁,或许只是学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而已。有统计表明,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中只有9%进入了企业,同时企业向科技界投钱也不多。

    令人感到扼腕的是,尽管大家都对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体制弊病感同身受,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却很少。大家都在抱怨却又都显得无能为力。

    既然有识之士都认为化工新材料前途无量,同时又都认为若不改体制就会前途渺茫,为什么不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改革呢?难道这个领域的商机还不够诱人吗?
(jyj)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化工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化工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