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中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现状深度分析(上)

    一、请介绍一下近十年来医药零售连锁市场的格局。

  答: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壮大,经历短短的13年时间,却走过西方国家连锁药店几十年所经历的历程,成为药品产业链上最为市场化的一环,这是中国药品零售业的骄傲。

  中国连锁药店从区域上看,兴起与东华南广东,逐步发展壮大于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目前华南、华东、华南、西南、东北。西北都有各自的强势连锁药店。

  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整合期。门店集中度不算高,但是销售额集中度接近50%。

  从业态上看,最初只是单一的卖药小店,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连锁药店:健康城(上海第一医药、雷允上药城、无锡市民)、店中店(上海同天、同仁堂专柜、OTC乙类柜)、平价药品超市(老百姓、开心人、浙江天天好、昆山百佳惠)、医药批发超市(河南百川、山东远东等)、药诊店(上海劲松参茸店、老百姓、芝林)、药妆店(杭州武林、贵州舒普玛)、保健品店、生活馆(专区)药店(深圳一致、北京金象)、社区店、商业闹市区药店、网上药店、自动售药机等多业态的各种各样的药店。

  从经营理念和定位上来看,经历了第一阶段:治病救人,只卖治疗用药,即传统意义上的“药店”,到第二阶段:增加了滋补、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引入了预防保健功能,可称之为“健康大药房”;再到第三阶段:引入健康管理、健身、美体、美容功能,增加健美用品和器材、化妆品等,可称之为“健康十美丽大药房”的快速发展更换期;第四阶段,整合型便利商超:同便利店融合,引入方便食品、饮料和日常消费品,以及彩票、电话卡、公交卡、报刊等另类小商品,甚至引进打字、复印、干洗、冲印、订票、公用电话等各种服务,从多方面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抬旺药店的人气,大大提高药店的经营额,可称为“健康便利店”

  从竞争格局上看,形成既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又有大连锁和平价药品超市,还有专业药店的竞争格局,中小连锁也经历了痛苦的煎熬转变期,开始结盟,各地联盟层出不穷,有名的有PTO、特格尔、武汉天元等。

  从资本性质上看,以前只有国有医药公司下属药店和社会单体,现在是股市资本(海王)、风险资本(开心人)、民营资本(老百姓、成大方圆)、国有资本(国大、一致)齐头并进阶段。

  目前的格局是大体上四种类型连锁药店并存:他们是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本市连锁药店并存的格局。平价连锁基本都是全国性的或者是区域性的,主要有老百姓、开心人、益丰、天天好等;全国性连锁药店主要有海王、一致国大连锁、中联连锁药店等仅有的几家,但笔者认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连锁;跨区域连锁有大森林、一心堂、成大方圆、和平连锁、万民连锁、九州通大药房、南京医药下属连锁等。城市性连锁药店:即在一个或者两个城市有连锁药店,或者只在本市算是强势连锁药店。

  二、怎麽看待平价药房?“平价时代”是否终结?

  答:平价的出现,顺应了宏观政治环境、符合经济学上的竞争规律,即资本必然向高利润的行业、产业流动,但平价连锁的鼎盛期似乎刚刚开始,就不得不有结束了。具体请看笔者文章:平价药店的全方位思考:

  1、药品零售平价超市时代已经过去 

  笔者理解“平价时代已经过去”是“平价作为药店竞争策略和经营定位”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无论是平价药品卖场这种业态形式,还是“平价经营这种经营理念”,在药品零售行业都将结束。作为经营者应该永远记住,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平价或者低价的价格竞争,也就是打价格战,永远只是一种战术手段,不能扩大市场总容量,因此不能作为一种竞争战略和经营定位,更不能作为赢利手段,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现在医药产业链上最难受的是零售这一环节,这也是自己率先价格战的恶果,不过也无可厚非,因为太过价格战洗牌是迟早的事情。但笔者也不否认价格战作为短时期抢夺市场的竞争手段还是有效的。

    另外笔者提醒药店行业,药品零售与与快速消费品超市比如沃尔玛和一些大型"shoping mail"没有可比性。拿沃尔玛天天平价来类推药品可以把平价作为战略是可笑的为。  

  2、“平价”对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作用与意义

  平价洗牌中国零售药品市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何一个行业当平均利润较高时,必然有资本进来进行所谓搅局,促使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降到合理的程度,这是市场进步的表现。

  其次,促进了中国医药零售的更加市场化。目前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几乎完全市场化了,因此就不怕竞争,更不怕外资进来竞争。

  第三,促使医药零售产业升级和转型,平价导致的微薄利润和经营困难,迫使连锁药店寻求新的突破思路和生存之道。从而拉开整个连锁药店管理营运水平升级提高的序幕。

  第四: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中快批公司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平价药品超市和医药快批公司是相辅相成发展起来的。  

  3、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面临的难题分析

  ·“平价”标签难以撕掉

  按照营销定位学派创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定位的理论,定位就是牢固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树立其你自己产品、品牌、企业的形象,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和记忆资源。当年平价药品超市就是靠着平价所向披靡,一路发展起来,但通过自己传播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平价这一印象和“标签”牢固的树立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完成了定位:“平价”。这在初期发展壮大阶段无疑是有益的,但现在却成为转型和重新定位的最大障碍。因为消费者对平价药品超市主要的品牌印象就是便宜,你价格卖高了,做了改变,消费者就会短期内不认可,就会放弃进店。这是所有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都必须越过的一道坎。因为改变定位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传播才能慢慢改变,消费者印象和购买习惯。

  ·定位转变容易,但消费者认可难

  “既然光卖药不行,那就卖点别的试试”,这是不少平价药店老总的真实想法。可是,卖什么好呢?卖了别的东西就行得通了吗?这也是平价药店老总们普遍担心的问题。

  转型的定位如果没有研究清楚,对周围商圈及其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过细的分析调研,重新定位就可能仓促而不准、不精、不深。而且定位是靠产品组合和服务组合来实现的,不是你一宣布消费者就认可,就如同有人现在说自己的皇帝,没有人对他喊万岁一样,不是你说自己是是吗就是什么,消费者把你看成什么才最主要。因为掏腰包的是他们。

  因此你还面临着转型定位的难题还有消费者的认知,要解决平价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来的固有印象,非一日之功。

  ·媒体不会再是免费的午餐

  平价药品超市的形象定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时平价药品超市的广泛传播是因为有大众媒体记者顺应老百姓药价高的抱怨,对降价报道有广泛的社会心理需求,因此才免费给予炒作,因为媒体也需要有看点和迎合自己的读者群,现在你转型就不关他们的事了,因此也就没有媒体帮你炒作了,这才是应该关心的问题。

  ·定位改变后的供应链难题

  当年平价其所以能一路跑马圈地取得成功,供应链上一个功不可没的供应商就是快批医药公司九州通的崛起,可以说没有九州通就没有平价药品超市的崛起,二者相辅相成。如今转型改变定位,还有一个象九州通那样当年配合你平价定位的供应商,能够及时保证供应你定位一致产品吗?答案是未知或者是否定的。因为目前适合药店销售的非药品的供应链还未形成,也不够稳定,比如还没有一家专业化向药店供应各种中高档化妆品的公司。其它定位多所需的专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也是滞后的,这些都是转型和改变定位需要事先准备好和解决掉的问题,否则就会无功而返。

  ·服务水准难题短时间内提升

    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就是,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追求利润,创造利润,这也是零售业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医药零售产业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特殊零售业态。应该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润空间,如果超越了利润的边界,搞恶性折扣让利,企业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试想没有一定数量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水平专业技术(如执业药师),药店的服务质量怎么可能提高,而高素质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没有一定水平的利润,不能开除较高的薪资水平,就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也就无法实现转型和重新定位。因此从平价药品超市管理的角度,也必须重新定位。

  4、转型还是不转-都必须突破平价药超目前的发展瓶颈

  ·转型是一些平价药超的必然选择

  平价成为常态是平价竞争的必然结果,整体拉低了药价水平,使消费者受益。但平价导致的较低的赢利水平与赢利能力,成为平价药品超市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平价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平价既在短期内成就了平价药品超市这一药品零售业态,现在又必然地成为其发展必须逾越却又不得不跨过的障碍。因为低价这种最容易模仿、技术含量最低的竞争价值策略不是方向,那么就应该寻求其它竞争战略。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观点:一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竞争一是促使利润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上下,二是会导致市场细分,每种产品、服务和行业就要寻找他的细分目标市场,从大众营销进入个性化营销,分众营销时代。药店营销也不例外。只有定位清晰、经营有特色的药店才会有持续竞争力,才是发展出路!而定位绝非经营场地大、品种多、价格便宜这么简单! 就是说理论上转型也是必然的。

  再来看看我们的药品平价超市:定位完全雷同、经营方式雷同、管理模式雷同、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其中目前各地平价药品超市的目标消费群定位雷同且明确:基本上是把价格敏感的用药量较大的老人、慢性病者需要平价做为目标消费群,这群人占到目标顾客群的70%左右,老年人以退休金为生,且常年用药,便宜便成为他们选购品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而方便、品种、服务都是次要的。老年人有的是时间、购物目标明确、而不会冲动购买。也基本对促进其它较贵药品销售额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不是所有的平价药品超市都需要转型

  然而由于城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形成,尤其是低收入的下岗阶层和农民工阶层的存在,平价药品超市还是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因此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将长期存在下去,数量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有一部分平价药品超市则必然转型。

  ·多元化和差异化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一

  当平价药超增多之后,你的商圈和顾客群必然缩小,这样仅靠价格就不能获得消费者的,树立独特的差异化品牌,就成为顾客进店和忠诚的关键。  

  5、平价药店的转型的四大方向

  笔者认为有四大转型方向:

  (一)、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叫做“健康城”、“健康中心”、“健康广场”、“健康超市”等。这是大型平价药品超市转型首选的定位。

  ·健康管理中心将成为一种业态

  关于“健康管理中心”型的大药房,笔者以为随着中医坐堂的解禁,将来必然成为一种新的药店业态。我对健康管理中心型药房的定义就是:为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从诊断、治疗、用药、饮食及保健、康复、亚健康管理等系列、系统服务的药店。这是因为,之类药店正好介于医院和一般传统药店之间,医院之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服务,传统药店只卖药,但消费者需要的是健康是整体的健康和对自己亚健康的调理,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这方面的需求目前满足的非常不足,且满足的水平低下,因此:“健康大药房”或“健康管理中心大药房”必将顺应市场需求,成为一种药店零售业态。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零售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零售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