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8-2009年中国四城市智能交通发展分析

    一、北京智能交通建设现状

    2006-2010年,北京市将初步建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包括公路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机动车车载导航系统、停车系统、省际客运信息系统等7个系统。市政交通一卡通将全面应用到公共电汽车、出租车、地铁、高速路。高速公路收费将不需要再停车,停车场也实行快速电子收费。信息网能在市民出行前画出最畅通的路线图。而到2007年底,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道路交通管理: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智能化道路交通指挥管理系统,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以及全市“122”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

    公共交通管理:建成了动物园公交枢纽运营管理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BRT智能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高速公路信息中心,实现了五环路和六条高速公路的联网监控,并与交管部门共享;
    出行信息服务:自主研发了浮动车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有效扩展了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的范围,有力的促进了北京市交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

    电子收费:在全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3万多辆出租车开通了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了 八达岭、京津塘高速公路包括13个收费站、33条专用车道、3个标签发行点与一卡通卡兼容的不停车收费(ETC)试验系统;

    客货运输:建成了包含全市10家省际长途客运站的联网售票系统, 5家出租汽车安防监控中心(其中2家开展了调度服务),8家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建立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GPS监控系统。

2010年,城区的交通信号灯将有90%实现智能协调控制,随前方交通信息变化及时计算分析得出交叉点整体红绿灯最佳时间。汽车安全信息系统将能使车辆自动保持车距离、保持线内行驶;甚至能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相对速度、检测周边汽车速度等。

    二、青岛的智能交通建设现状

    《青岛市“十一五 ”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已获市政府同意并开始实施。根据《规划》,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将建设即平线、青兰线(青岛段)、威乌线(新河至滨州段)、威乌线(威青支线青岛段)、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等高速公路,形成全市“一小时经济圈”和与烟台、威海等周边城市的半岛城市群“三小时经济圈”。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将陆续建成交通信息交互中心、城市公交智能信息系统、道路交通指挥系统、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长途客运智能营运系统、港航信息系统、物流智能化系统七大城市智能化交通调度系统,使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优先发展土地、能源消耗少的交通方式,全市所有行政村将全部开通柏油马路,形成交通顺畅、衔接合理的现代化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空港骨架和科技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按照《规划》,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前湾南岸集装箱码头工程、原油码头三期工程、海上溢油应急中心工程等工程,开发建设四方、董家口、鳌山等新港区,并与烟台港、日照港合作,确立青岛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青岛市还将加快建设胶济客运专线、黄日铁路、半岛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增加铁路密度,火车站改造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

    三、广州的智能交通建设现状

    1、交通控制与指挥系统

    广州市建立了交通控制系统,大部分路口实现信号控制。还建立了设备先进的交通指挥中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城市交通电子地图为基础,实时显示路网通行状况、设备工作状态、警力布置情况等各类交通管理信息,并通过人工决策、计算机辅助决策与专家系统职能决策相结合,实现区域交通的协调指挥及快速反应。
 
    2、交通管理信息网络

    全市交管部门联网,广州市结合内环线和地铁建设,建成了城市主干光纤网。在各交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建起了主干4G、各主要节点2G带宽的千兆以太网络平台。在控制中心,采用磁盘阵列建起了高可靠性的数据仓库,采用高性能的小型机处理各类交通管理业务,并应用Cluster技术实现对数据仓库的共享。

    3、路面交通状况监视与监测

    建立了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电子警察(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和路面车流监测系统。广深高速等也建立了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其中广州的闭路电视监视器为87个,路面传感器为148个,基本覆盖了全市的主要路口。
 
    4、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

    广州市建立了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利用闭路电视监视图像和交通信息员的路面情况报告,每15分钟发布一次道路信息,对城市交通的诱导起到重要作用。交通台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而且还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广州市还利用闭路电视监视图像和交通台动态信息数据库成功地实现了基于电子地图和Internet的动态交通信息发布应用示范,开发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到Internet发布的整套软件系统。

    5、城市道路不停车收费

    1997年开始在广州市实施全市路桥“一卡通”不停车收费推广工程。系统于1999年1月1日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39条,面向社会发行电子标签约14000个,不停车收费车道累计车辆通过为20,000,000次。
 
    6、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管理及城市间客运汽车跟踪

    在广州市公交公司应用了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局域网和城市网组成,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集成了公交企业常规管理的13个系统,使用VB开发工具建成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时性强、操作方便的公共交通MIS系统。广深高速客运汽车进行了GPS跟踪应用示范。
 
    7、建立了货运信息管理平台

    集装箱货物信息管理应用于黄埔集装箱公司及码头使用。该系统通过电子报文的传输后交换、规划、组织和控制货物集散、配载、中转、储运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流通,达到加快化货物流转速度,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8、ITS的发展规划研究

    开展了“广州市智能交通建设2010年发展规划研究”,由市交委、市科委、市建委、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完成了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2010年发展规划的研究。目前,科技部正安排国家级ITS专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广州市ITS体系机构,指导我市完成ITS2010年发展规划。

    四、天津智能交通建设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是以较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进行有效集成,实时监控路网交通,控制交通负荷,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实时、准确、人性化的交通诱导服务,提高道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交通运行成本和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三步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天津市保障公共安全“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

    1、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形势分析

    2001年以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的方针,紧紧围绕“三五八十”奋斗目标和新时期“三步走”战略,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中心,实施畅通工程,创建平安大道,加大科技投入,深入实施全国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工程,全面提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基本适应了城市总体发展要求。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滨海新区纳入全国重点发展战略,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商业经济圈向市郊扩展,区域组团逐步形成。依托海、空两港,建设复合交通走廊、交通新城,完善沟通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快速转换、通达腹地的网络,成为城市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形势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道路交通压力加剧。至2004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04.3万辆,年均新注册机动车8.3万辆(私有机动车5.9万辆)。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支柱产业的大力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机动车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特别是私家车将呈加速增长趋势。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使得原本饱和的中心城区道路、接近饱和的主干公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2)路网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交通组织需要重新调整。目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主要依赖于“三环十四射”路网骨架,公路交通主要依赖于8条高速公路、10条国道。随着快速路、地铁系统和高速公路网的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将形成快速路与环线、放射线构成的新骨架路网,高速公路网将承担公路主要交通流量,轨道交通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交通功能。新的路网格局,必将打破原有交通组织体系,重新组织道路交通势在必行。

    (3)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对道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目前,混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特征,不同交通方式混和行驶,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出行结构中以自行车出行为主体,客运效率较低;交通安全设施科技含量低,交通诱导和服务水平不高。“十一五”期间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崛起时期,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城市地位,要求构建与其相匹配的道路交通环境。

    (4)道路交通运输日趋繁忙,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1至2004年,全市年均交通事故死亡1114人。随着道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交通流量增长迅速,由于混和交通的格局不会改变,交通安全设施和预警系统滞后,交通管理手段单一,交通管控面低,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较为严峻。

    2、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适应城市发展、布局调整和道路建设的要求,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为基础,以提高科技含量为动力,全面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实现低科技型管理向高智能型管理转变,建立通达、有序、安全、低能耗、低污染,适应人居环境的道路交通环境。

    (2)发展目标:交通管控网络覆盖全市,交通指挥调度快速高效;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网络化、立体化,交通信息诱导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监控和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全面建成,城市智能交通得到较大发展,保障道路交通与我市经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3、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1)主要任务:建设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城市交通指挥应急系统,建设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交通管理通信网络,建设交通监控系统,建设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建设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综合评价系统,完善智能交通管理装备。

    (2)重点项目

    交通指挥控制系统。适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设市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建设滨海新区交通指挥控制中心、高速公路智能指挥控制中心及各区县交通指挥分控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交通管理管控网络。建设城市交通指挥应急系统,恶劣气象、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交通管理应急预警系统,交通紧急事件快速处置系统。开发交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升级改造110接处警系统,建设交通管理巡查车卫星定位系统。

    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建设完善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时路况系统、秩序管理系统、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存车管理信息系统、交通事故管理系统、车管业务管理系统、交通设施管理系统、公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建设交通信息采集监测系统,可变信息板、人工声讯服务、手机短信提示、车载导航终端、互联网、交通数字电视、交通广播电台等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开发路网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全方位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交通电子监控系统。在中心城区、区县建成区主要道路建设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在主要公路、高速公路建设电子卡口监控系统。全面推进电子警察建设,实现路面智能管理。建设各区县二级交通视频监视副控,分级实施路面交通管控。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全面推进交通信号灯建设,中心城区、区县建成区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建设中心城区主要道路交通信号实时控制主导系统和有缆线控辅助系统,形成交通信号控制网络。整合和扩建区县建成区交通信号灯。对区域组团进行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建设混行交叉路口交通信号优化系统、快速路与常规路网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公路交叉路口交通信号实时控制系统。

    交通通信链路系统。建设由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区县交通管理分控中心—交警大队—路面信息节点组成的光纤通讯专网。建立交通管理警备电话交换专用平台、接警处警专网系统。建设交通管理有线通信网、交通信号控制传输网络。建设350兆无线通信系统网,中心城区、滨海、二区三县无线集群64信道基站。装配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建立交通管理移动通信网站。

    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综合评价系统。建立机动车安全状况评价系统、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综合管理系统、社会单位交通安全综合评价系统、驾驶人诚信评价系统,对社会单位、机动车、驾驶人实施分类管理。

    智能交通管理装备。配套交通巡查车、交通指挥车、交通事故现场照明车、LED电子显示屏、通讯手台、车载电脑、掌上电脑、雷达测速仪、摄象机、照相机等装备。

    4、政策与实施措施

    (1)制定科学发展的城市交通政策。确定“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的战略地位,加大解决交通问题的工作力度。制订积极的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策略,建立稳定的投资来源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道路建设投资水平维持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2.5%。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严格控制出租车规模,改革公车使用制度。宏观调控小汽车交通,严格控制摩托车交通,有效削减自行车交通总量。限制不必要的交通需求,缓解交通供需矛盾

    (2)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制定、修订、更改、通过、批准等做出原则性的法律规定,确保已批准规划的权威性。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要优先考虑综合交通规划,并根据周边用地性质明确道路功能,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

    (3)建立整体通行能力最大的优化道路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主干路系统,完善支路网,增加海河两岸交通通道。结合快速路、地铁系统和高速公路路网建设,优化组织快速路与环线、放射线构成的新骨架路网,以及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交通组织。

    (4)加大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交通枢纽和停车设施建设,加大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步伐。实行灵活的收费方式,强化停车管理。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制度,加快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智能交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智能交通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智能交通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