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9-2013年聚酯切片行业投资风险展望

一、宏观调控风险

    2008 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可以说这次会议,为下半年乃至2009年政府宏观调控工作定下基调。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两防”政策,到如今的 “一保一控”,其间国际经济环境倒无明显改变,但国内经济形势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置于首位,同时控制通胀毫不放松,凸显中央政府发展经济,体恤民生的治国理念。

    更进一步,今后一段时间的宏观调控,可以概括为对潜在风险的控制。包括控制因粮食减产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来的资源短缺以及通货膨胀继续加剧的风险,因经济下滑带来的中小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因房地产业萧条带来的金融和财政风险,因出口收缩和海外投资亏损带来的外汇风险,等等。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会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失业率高会攀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银行和地方财政出现危机会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外汇政策上的失误会让30 年改革开放积累下来的财富付诸东流。所以,眼下的宏观调控不但要确保粮食安全,石油安全,铁矿石安全;还要扩大国内消费支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确保就业;更要严格控制金融与财政风险,在银行、地方财政与房地产业之间建立防火墙机制,及早挤出房地产业泡沫;同时,要按照法律要求,科学合理的规划国家外汇储备的各项用途,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偏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聚酯切片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行业未来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随着能源和环保政策的夹击,未来聚酯切片生产在环保技术要求上月来源严格。

    二、行业竞争风险

    聚酯产业一直是中国赖以骄傲的拳头产品,如同晶莹的明珠,灼灼闪耀在华东的江浙市场以及华南的福建地区,为国家出口创汇带来了巨大利润,也同时解决了大量的市场就业问题。而何成几时,它又变成了一个极度过剩,盲目竞争的市场,尤其在今年金融危机爆发的触动下,市场一泻千里,顷刻间大量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其中包括像华联三鑫等大型国有企业。而中小成衣贸易公司更是怨声载道,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下被迫关门。

    1、准入门槛低,民营投资一窝蜂现象

    江浙地区一直是民营资本的聚集地,其江南织造产业从明清时期就较为发达。纺织业是该地区的传统行业,有良好的根基,而且技术门槛要求较低,因此使得大量民营资本进入。而民营资本本身存在局限性,对市场无序和盲目的投资,使得产能持续扩大。由产业结构来看,聚酯产业一直处于过剩扩张的阶段,以长丝来看05 年产能达到1152.3万吨/年,实际产量791.4万吨/年,利用率68%。至07年底产能1537万吨/年,产量1117万吨/年,年利用率在 72%。短纤05年产能651.2万吨/年,实际产量491万吨/年,年利用率75%,07年产能扩张至915万吨/年,产量549万吨/年,利用率在 60%。从供需的角度可以看到,聚酯产业严重的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2、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模型,导致聚酯生产、销售上的盲目性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但是聚酯产业的链条过长,布料中、小散户较多,行业反映速度缓慢,使得整体结构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模型。市场信息传递在布料的阶段上存在脱节,聚酯工厂无法及时调整需求品种,等到市场发出信号,已经存在生产上的过剩。诸如某位下游布料生产商描述,他们新开发了一个金绒布产品,销路很好。市场其余厂家均跟风生产,短短半月,价格下滑至亏本。

    3、缺少知名本土品牌,缺少流行风向标导向

    中国纺织产业体系虽然在加工上实力强劲,但缺少像欧美那样成熟的风向标和预期计划。缺少大牌和知名的时装发布会,缺少流行的风向导向元素,因此在布料的销售上表现被动,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进行整个季度的流行预测和订单预测,来进行成本控制。表现在中国市场上就是基本型号白胚布料堆积,累积到个体经营者或厂家无法承受时,开始停车,再反映至上游,在时间上有极大的滞后性。

    4、地方行政扶植力度大,行业洗盘迟难见

    从经理理论上讲,一个行业供大于求后,市场规律会自动发挥作用。而纺织行业在中国养活了数亿的人口,而且多数属于当地的一些支柱产业。因此当发生经营问题后,地方政府多数会组织其余的工厂来兼并,或者破产收购。同时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达到规模化效益的最高点,其投资也多数用于比较熟悉的老本行。因此行业洗盘迟迟未见,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5、企业间互相担保,荣辱与共

    江浙企业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连带关系,为了扩大贷款额度彼此担保。因此当某企业出现问题后,其余的担保厂家也相继出现资金问题,一损俱损。因此当金融危机和银行贷款额度紧缩后,纺织企业就会出现连动效应。

    此次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导火索,使得聚酯产业结构的弊端暴露无疑。如何从根本上着手反思,带动纺织市场新的发展和寻找新的契机,应该成为行业人士新的关注点。过犹不及,推陈出新,在经济风暴中及时调整步伐才是当务之急。

    三、供需波动风险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我国聚酯产业链得到了长足发展,旺盛的需求拉动产能、产量快速增长。但近年原油价格大幅飙升,乙二醇、PTA等聚酯原料的利润不断压缩;国内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的态势不仅为我国聚酯生产带来了原料安全问题,也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缺失价格话语权;经营机制灵活的聚酯民营企业的日益崛起,使得原料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华东地区聚酯切片市场在成交量的萎缩下,市场相对稳定。7 月15-7月21日,全消光聚酯切片市场报价每吨在11950-12000元左右,较上周每吨下跌100元,半消光聚酯切片每吨的价格在 11300-11500元左右,聚酯切片市场市场没有好转,在成交量的萎缩下,市场人士在继续观望。聚酯切片下游开工率继续下降,目前织机开工率在60% 左右,对聚酯切片生产商形成一定的压力。聚酯切片生产商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生产装置开工率也在逐渐下降。

    四、技术创新风险

    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是供给涤纶纤维企业加工纤维及相关产品的原料,涤纶作为化纤中产量最大的品种,占据着化纤行业近80% 的市场份额,因此聚酯系列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是化纤行业关注的重点。同时聚酯还有瓶类、薄膜等用途,广泛应用于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领域,其中包装是聚酯最大的非纤应用市场,同时也是PET增长最快的领域。可以说聚酯切片是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产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对聚酯切片的表观消费量迅速增长。我国的聚酯产能迅速发展。2004年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引发国际原料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我国聚酯原料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下游产业,国内聚酯原料市场进口的依存度很高。

    中国和世界聚酯切片的各种用量比例中国的水瓶切片、油瓶切片、热灌装切片、碳酸切片品质已能全面满足国内外大多数客户的要求,四类切片和相关应用领域已基本上相互交融、衔接和平衡,但一般的聚酯瓶级切片产能面临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新型切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切片以及新应用领域仍有待开发。目前,中国聚酯瓶级切片生产能力过剩,且聚酯切片市场发生变化,即季节、售价、销售量变化时,有些聚酯产能会在瓶级与纤维级切片之间进行转换,或暂停生产,或降低生产负荷,从而影响聚酯瓶级切片的实际开工率。虽然产能过剩,但中国的聚酯瓶级切片出口已进入起步阶段。

    五、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

    (一)行业发展,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等风险;(二)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产品责任增加等风险;(三)业务扩张,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不准确等风险;(四)新颁布的会计法规,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执行法规不当或不完整,或会计处理成本增加等风险;(五)监管要求,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法律责任增加等风险;(六)本期及未来的融资条件,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由于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等风险;(七)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等风险。

    经营风险的产生:

    经营风险的出现是因为汇率的变动能改变一个公司的未来收益和成本,也就是它的营业现金流。因此,要测定一个公司的经营风险就需要长期的观察,将公司看做是一个正在经营、其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力将受汇率变化影响的公司。这样,当公司投资服务于一个有外国竞争的市场或原料来源于海外或产品销售到海外时,它就面临着经营风险。

    六、产品自身价格波动风险

    原油价格回落,聚酯切片价格应声下跌。聚酯切片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聚酯切片价格也应声回落,从9 月初的10650元/吨回落到目前的8150元/吨,下跌幅度达到23.5%,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成本压力,四季度毛利率有可能高于前三季度。切片的销售形势在近期也没有太多的改变,聚酯厂家仅仅只是感觉到来询货和问价的人多了一些,但成交方面的放量并没有打开局面,平均只有八成左右的产销率也很难让聚酯厂家感到满意,聚酯厂家平均都有一周左右的库存,在销售上多少都有些压力。

    目前市场上游产品的上涨幅度肯定是大于下游产品,这将给市场埋下隐患。况且,切片纺企业经过上周的货源补充之后,买盘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下降,毕竟现在切片纺丝企业的处境也不是太好,对原料的成本也是十分计较。加上限电,切片纺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可见,下游切片纺企业对聚酯切片的需求后期下降的可能性很大,需求对聚酯切片行情的“助推器”作用也将逐步减弱。

    由于新增聚酯产能不小,而且聚酯工厂开工率不错,普遍在7 成左右,同时限电因素使得不少直接纺聚酯工厂后纺线被迫停产,无法对自身生产的聚酯切片进行消化,这部分聚酯切片被迫推向流通市场,导致目前聚酯切片市场供应过剩,对产品行情是一大压制。成本和需求的作用在新的一周有向不利方向发展的可能,加上聚酯切片目前事实存在的供求关系过剩这一最大的利空,在这些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所以聚酯切片行情短期内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聚酯切片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聚酯切片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