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仍难突破

    与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相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谈判技巧显然进步不少,不再是那句略显无奈的"坚决不接受33%的降幅",而是提出了一个"中国模式"。但这可能并不会改变最终的结局,2010年或许和2009年一样最终无功而返。

    所谓"中国模式"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进口铁矿石结算周期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坚持长期协议,量价互动,量大应价优;三是统一价格,确定了长期协议的供货商就不允许再向中国企业出售两个价格的铁矿石。

    此外,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还表示,中国钢厂不强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钢铁企业参照中方的价格,但中国钢厂不会盲目跟进其他国家和地区钢铁企业确定的价格。

    就此,业内人士表示,中钢协的统一价格和调整结算周期的说法并不陌生,但单尚华后面的表态则意味着中国将跳出原有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体系,不再受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既有铁矿石谈判规则约束。

    业内人士分析称,新的谈判规则实质上就是中国要一个比其它国家更优惠的价格。中国钢厂自然不会接受比其它国家更高的价格,而要给予中国一个优惠的价格,三大矿山肯定也不乐意。因此中国模式要落到实处很难。

    铁矿石市场的供求形势也开始不利于中钢协。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由于经济在复苏,欧洲等地的钢铁产能正在日渐恢复,这将加大铁矿石的需求。据了解,目前钢铁产能恢复速度远高于铁矿石产能的速度,这导致目前铁矿石需求已经接近历史高位。

    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中,尽管中钢协声称,坚决不接受日韩33%的降幅,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的钢厂以临时价格的名义与各大矿山达成协议。

    早在2009年谈判胶着时,一位国内大型钢厂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不同的钢企在成本控制上不一样,有的企业有能力也能够接受高一点价格的铁矿石,33%的降幅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完全可以实现盈利。一味的强硬并不是一种好的谈判策略。

    由此可见,中钢协既要攘外,又要安内,在旧秩序被打破,新规则尚未建立的情况下,2010年铁矿石谈判难度堪比2009年。不过最终的结局可能和2009年一样:2010年谈判不了了之,谈判无限期拖延,钢厂和矿山私下接触,再次签订临时协议。


    
    来源:证券时报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铁矿石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铁矿石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