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分析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各行业企业间缺乏相互协调,相互掣肘;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造成政出多门、相互推诿;同时,因为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能源管理机构,中国在国际能源界声音弱化,甚至屡屡丧失合作机遇。

    能源行业企业缺少协作,相互掣肘

    “能源产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我国能源专家、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及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统一的能源政策法规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下有序推进。”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缺少集中的能源宏观管理部门,缺少统一的能源法律和政策,目前能源行业企业竞争无序,相互掣肘。

    国家电监会华北电监局副局长戴俊良告诉记者:“国内能源供应近年来多次出现大起大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能源行业企业之间出现煤电价格之争、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之争、原油与成品油定价机制之争等,都与政府能源宏观管理不到位、调控手段乏力有关。”

    同时,长期以来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一是低效、高污染的煤炭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过高,而且有进一步趋升的势头;二是石油、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比重过低,进口大幅增长,对外依存度逐年加深;三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尚处于试验、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迟缓。

    “各种能源种类之间不仅存在如何按效能、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相互之间如何补充、替代、相互转换的问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主任阎三忠分析认为,尽管我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但都没有按照“大能源”的内在要求进行体制再造,各个专业领域各自为政,不仅对整个能源产业的管理缺乏整体涉及和运作,能源产业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是按照各自为政的思路,从各个专业领域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政策,因而难以收到整体协调发展的预期效果。“如果不下决心革除这种体制弊端,势必影响整个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能源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能源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