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无锡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环保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我们组成调研小组,对全市的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我市环保产业的现状

    无锡市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等四大子产业在内的环保产业体系。

    1.起步早。无锡环保产业在全国起步较早,特别是宜兴的环保产业,曾经是中国环保产业发祥地。20世纪70年代初,宜兴市的环保产业以原有的机械加工业为基础,逐步向生产污水处理设备转型,至80年代末,已成为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环保之乡”由此得名。1992年,经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确定在宜兴市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

    2.发展快。“十一五”期间,我市环保产业规模年增长率维持在15%—20%之间,产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市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

    3.品种多。经过多年发展,无锡环保产业基本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体系,特别是环保产品生产门类齐全、品种多。目前环保产品有200多个系列、近2000多个品种,涵盖了污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四大污染治理领域。

    4.后劲足。我市环保产业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环节,瞄准国际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宜兴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环保产业在商业化、企业化、资本化等方面还仅仅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1.总体规模小,资金不足。虽然无锡市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到1350多家,但真正在国内环保市场上能够“独占鳌头”的“旗舰”式企业并不多。

    2.科技含量低,研发能力弱。我市环保企业多为乡镇企业演化而来,环保高科技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全市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环保企业不足30家,占2%,科技支撑以“联姻”、“借脑”为主,承包工程以“借资质”居多。

    3.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完整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包括环保设备制造业、环保技术服务、环保资本三大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发展比较均衡,三大板块均得到长足发展。而我市环保产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模仿和引进环保设备制造为主的初级阶段,环保技术服务和环保资本运作尚处在起步阶段。

    4.政策环境不佳,无序竞争严重。

    在我市,环保产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产业,而是为多个部门分割管理,统计部门没有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信息。环保产业也未进入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一个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5.外来压力增大,行业竞争加剧。无锡环保产业一直面临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无锡的污染治理市场大部分被外地企业所占据。同时,在巨大的环保市场需求面前,全国各地环保企业异军突起,行业竞争加剧。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推进规划引导。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主导型产业,其发展与环保政策、标准、执法力度等密切相关。把环保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分期目标、实施重点和激励措施,形成明确、独立的发展规划。

    2.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应建立和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积极扶持部分条件好、有发展前途的环保骨干企业加快上市,筹集发展资金。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全市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运用节能节水、循环经济发展、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污染防治等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BOT、TOT等模式,通过受让或股权转让变现政府投资。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继续巩固和提高我市在全国环保设备制造行业的优势地位,加快开发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或国内空白急需的环保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有一定比较优势、有出口创汇能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依法淘汰设计不合理、性能落后、高耗低能、市场供大于求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加快环境保护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服务企业优化组合,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环境服务领域,努力提高环保服务业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主导技术、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实现产业和产品升级。

    4.强化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加快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国(宜兴)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的建设步伐,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有关科研、生产和服务企业入园发展,加快形成以环保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同时,各园区之间要合理定位,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和无序竞争。

    5.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必须大力推进自主研发,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能力和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环保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进程,提高环保装备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在燃煤电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监测监控等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鼓励环保企业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促进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或国家标准。

    6.加强监督管理,优化服务环境。应采取果断措施,出台行业市场管理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环保产业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工程市场监理管理、设计市场资质管理和技术交易市场公平管理,治理环保产业市场无序竞争现象。在服务方面,应重点建立完善环保产业信息统计体系、环保产业风险投资体系、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咨询体系等三个体系。

    7.加强对外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大力实施“530”计划,引进环保产业方面的领军型人才,强力推进“530”项目产业化。支持园区与环保部、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建立环保分院,建设环保科技虚拟大学。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定向培养环保产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改善人才环境,落实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为基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支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环保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环保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