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新能源产业尚存四大挑战

    一、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取代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亿吨标准煤。据测算,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可能高达45亿吨标煤,这意味着新能源领域必须加大投入才能确保消费比重稳定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判断,为实现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目标,2020年水电应达到3.5亿千瓦,风电应达到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应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应达到3000万千瓦,核电应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从目前来看,新能源各个领域都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预测,目前所有新能源技术都不足以在所需的规模上取代传统的能源结构。到2025年,新的能源技术可能不会在商业上可行和普及。一项新的生产技术被广泛采用,平均需要花费25年。

    因此,从长远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大量取代化石能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预计二十一世纪的上半叶,化石能源在我国仍将占主要地位,煤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在新能源领域,各产业过度依赖成本优势,部分产业高度依靠外需市场,多数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拥有自主技术比较少。以风电为例,全球风电领域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正向大容量、低风速、高效率等方向发展。对于整机的装配制造技术,国外已向我国进行了广泛转移。目前,我国只对少数风电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对设计原理性技术的不掌握,也无法完全掌握关键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这导致国产设备可靠性、效率与国外设备相比,都比较低下。新能源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原材料不能自主化,不仅使我国新能源设备中的大量利润流失,而且导致产品关键部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缺乏核心技术情况下进行风电的大规模开发,还会导致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埋下质量隐患,并迫使大量风电项目在不久的将来就面临被淘汰或升级改造的压力,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如何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并消化吸收国产化,正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产业链结构仍然畸形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简单追风倾向。以太阳能电池为例,我国产量占全球总量近1/3,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40兆瓦,仅占全球总量的0.73%。上下游生产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德国当年的光伏系统安装量是1500兆瓦,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达27.27%;西班牙的安装量更是达到2511兆瓦,在全球总量中的比例高达45.65%。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结构明显不合理。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产业链的健康之上。

    四、国际新能源合作面临压力

    由于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因此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态度和出发点也存在差异,这使国际合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第一,技术转让纠纷日渐增多。有关新能源核心技术的问题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障碍。一方面,发达国家技术出口管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双方合作。例如美国的新能源技术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限制向中国转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极力推动技术转让的完全商业化,高价向中国出售设备谋取超额利润。第二,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极大。美国提出征收“碳关税”的行为不利于双方的新能源合作。双方在此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相关贸易摩擦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新能源合作。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新能源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新能源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