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电力供需形势及发展分析

    我国电力工业供需形势

    1. 供需结构性失衡,停限电范围加大
    今年以来,已有24个省区市拉闸限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3000万千瓦。中国再次出现了久违的"电荒"现象。导致电力供需结构性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性的也有短期的。

    首先,电力的投资体制制约了电力投资的增长。目前的投资体制依然是计划控制,政府审批.而由于电力投资周期很长,待到市场出现问题以后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1998年之后,由于对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上的失误,一方面国有投资主体基本停止了对火力发电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审批部门也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其他经济主体投入国内火力发电市场。由此造成了目前电力装机容量的不足。

    其次,电力市场的割裂状态导致局部区域电力供求的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电力资源的分布和需求状况极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这一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一方面,两地区是目前国内经济最发达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又是电力资源最匮乏的地区。受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建设能够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发电厂是比较困难的。然而,由于电力市场之间的分割,使这些地区的企业无法有效地参与其他地区的电力市场竞争以保证自己的用电安全。

    再次,电网"瓶颈"约束。近几年来我国的城乡电网改造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省份电网的输配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城市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配电网输配电能力不足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电网发展的速度仍难以赶上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电网输配电能力受限仍是导致拉闸限电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最后,高耗电行业如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的高速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短期因素,此外电煤供应紧张、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增加等短期因素也加剧了部分地区的用电紧张局面。

    2.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
    受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2003年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15338.44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5.33%。第二产业仍然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这一时期第二产业用电量11268.5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3.47%,同比增长16.21%,高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近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达11119.30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6.22%,重工业用电量累计达871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9%;轻工业用电量累计达240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2%。另外,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累计为184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6%。

    工业用电中,高耗能行业继续快速增长,行业用电量排序出现变化。2003年前三季度,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四大行业用电也一直居高不下,分别增长25.82%、24.52%、17.7%和13.38%,累计净增电量651亿千瓦时,占工业净增电量的46.07%,直接拉动工业用电增长7.62个百分点。截至2003年9月底,有色金属行业用电已经超过建材行业,成为第三大用电行业。黑色金属行业用电比重距离化工仅差0.1个百分点,位居第二。

    分地区看,用电的快速增长呈全局性特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贵州、重庆、北京和黑龙江外,其他省份全社会用电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均超过10%。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的用电量增长高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7.92%和16.53%。

    3. 发电总量与结构
    与消费的快速增长相适应,全国发电总量也高速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增长。由于来水偏少,水电发电量远远低于火电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全国有13个省份的水电发电量出现同比下降。据统计,2003年1-10月全国完成发电量1512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是1995年以来增速最高的时期。其中,火电12558.6亿千瓦时,水电2193.8亿千瓦时,核电357.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6.5%、3.6%和84.6%。

    从地区结构看,2003年1-10月发电增长最快的省(市)分别为江西、宁夏、浙江、湖南、陕西、湖北、天津,同比增幅均超过了22%;而青海的发电量则持续同比下降。

    区域间电量交换继续快速增长,区域内省间电量交换也很活跃,凸现了区域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优势和联网错峰效益。

    4. 竞争格局现状
    目前,电力行业投资经营主体共有5方:一是原国电系统重组的国有五大发电公司,每家约拥有3000万千瓦的装机和数百亿资产,堪称中国电力市场中重量级的竞争对手;二是仍为国字号的三峡总公司、国投电力公司和国华电力公司;三是地方国有企业,全国43家地方电力投资公司拥有电力资产1752亿元、发电容量5539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17%;四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700万千瓦;五是民间资本也崭露头角,如中国民营企业林凤集团已经购买了投资额30亿元的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51%的股权。

    以上五大发电投资主体,虽然力量不很均等,特别是民间资本尚属弱小,但是电力改革后利好、稳定的投资回报和市场的开放,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
    1. 行业景气继续保持平稳
    当前电力供应能力是限制行业增长的主要"瓶颈",因此在行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大幅改善,而且电价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中国电力工业的增长和效益状况将始终维持在"不温不火"的局面上。

    中国产业增长预测模型显示,今年电力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和效益景气指数将继续保持平稳,年底增长景气水平将达120点,效益景气指数达115点,全年平均水平与今年接近。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1200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亿元800亿元左右。

    2. 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电力需求继续高速增长,同期电源投产容量相对不足,预计今年全国总体电力供需形势将比2003年更为严峻,持续拉限电的地区有所增加。

    需求方面,占社会用电总量近3/4强的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对电力的需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其用电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动社会用电总量增加0.72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持续增加。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表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强度。电力需求强度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一般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太明显变化,所以,今后的电力需求强度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迅速降低。估计今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保持在1.5左右。

    今年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强劲长的势头,保守预计,GDP将达8%左右,与此相适应,全社会用电量将增长12%左右,用电总量将达到21100亿千瓦时以上,净增2200亿千瓦时以上。

    供给方面,在目前的电力能力利用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今年的电力供给会面临较严峻的形势,短期内电力供需总体偏紧的态势不会改变。

    3. 行业投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由于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与电力规划的预测,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电力"瓶颈",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十五后3年电力发展调整规划,将全国准备新开工的电源项目由8000万千瓦增加到11000万千瓦,十五期间前2年每年开工2200万千瓦,2003~2005年每年开工要达到2500万~3000万千瓦,年平均投资额约2000亿元。

    而电网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投资规划,今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将分别投资462.3亿元和230亿元用于大中型电网基建和县城电网改造。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电力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电力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