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世界钢铁和中国2005-2006年预测

   CRU基于最近季报的分析结果,着重05-06年的钢市发展,回顾2004年的成本状况、市场供求和市场成本之间的变动因素。

    1、全球市场钢材价格处于不确定之中,这种价格下调已经从去年美国市场逐渐反映出来。2004年9月处于历史最高峰,相当于一年以前同期水平的60%。现在全球价格处于下滑之中,北美以及欧洲自年初就持续下滑,CRU认为全球价格将继续走弱,但不会崩溃。支撑钢铁价格的有利因素是高位原料价格以及全球需求良性的展望。忧虑的是,在中国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需求。

    通过曲线可以看到,全球的钢材价格在逐渐汇聚(CRU是以热卷作为代表来解释扁平才的价格走势,下同)。在欧洲,北美都在走弱,但我们发现中国进口价格远远低于以上两个区域市场的价格。

    中国钢铁价格在2004年高峰后开始大幅度降低,同时在2005年所有的全球各地区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目前的价格正在趋于走向一致(以上价格并非中国的市场价,而是中国的进口价格)。

    2、我们来观察世界板材需求的增长曲线,它涵盖了2001-2004的发展态势。
   (1)从2003年的以来的表观消费量看,04年是世界消费增长最强劲的一年达到了8%。不难发现2004年全球经济也处于比较景气之中。

    中国扮演重要角色,但去年钢铁市场的驱动因素不是中国的消费造成的。2004年美国是全球钢市走高的主因。消费量同比增长15%。2004年美国GDP增长4.4%。与此同时,2004年中国GDP增长9.5%,但钢材消费只增长6%。这两个数字有很大的差距。

    去年表观消费量仅有6%,但真实的消费也许不仅如此。非中国外的亚洲、欧洲、独联体需求也非常弱。美国是2004年全球钢市的主要推动因素。

    事实上,中国的消费在2004年降低了,我们估计实际需求也发生降低,因为从数学上讲,表观消费量是生产量加上纯的进出口贸易量,消费进口之间没有线形关系。同时中国国内生产量的增加可能导致进口减少。

   (2)另一个因素是成本推动因素。2004年全球成本上升25%,相当于70美元/吨,主要归功于铁矿、炼焦煤、废钢、焦炭以及国际航运领域。01年201条款后,许多钢厂因此而倒闭,自02年起价格不断恢复之中。去年热卷增长200美元/吨左右。相对于原料增长只有70美元,但热卷价格上升了200美元,这给钢厂造成了巨大的盈利。但中国与此同时没有高于北美、欧洲,因此盈利会低于北美或欧洲的钢厂。

    为什么去年钢材价格高于成本增长?主要原因是原料短缺,比如焦炭、矿石。同时生产水平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生产不能满足消费的增长。去年中国铁矿进口超过2亿吨,但三大出口商不能通过快速的扩张满足中国需要,中国不得不购买印度的现货市场来购买高成本的铁矿石。

    国际航运价格上升是铁矿石上升的重要因素。到2014-2015年左右,中国将进口超过5亿吨的矿石,而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钢铁发展。

    3、05年-06年钢价的驱动因素,从供、需、成本三个角度分析。
    在北美以及欧洲地区价格在不断的走热,以及最近的这种库存消化过程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想象的,以及市场心理已经影响了市场的订货水平和价格水平。在今年的前两个季度,世界钢材表观消费量已经降低到3%以下。在欧洲、北美库存下降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在今年中国表观消费量在1季度处于上升之中,可以解释1季度钢材价格的上扬,另一个原因表观消费量上升隐含着库存的上升。

    由于欧美减产,造成铁矿相对不紧张,而且影响国际航运价格处于下调之中,在世界范围内这种价格反弹处于下调之中,预期会深度下滑,更加大可下滑的压力。

   (1)CRU预期在今年内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弹。
    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表观消费量在今年的1季度、2季度均低于4% 的水平。表观消费量正处于下调之中。在中国以外的关键市场产能的变化,我们注意到这种变化在04年的4季度和05年的1季度正处于下调的过程之中,由于美国利率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高涨以及美元的走弱,以及地区贸易的不平衡,造成这种趋势的下滑。

    通过对2004年、2003年下半年以及与2005年上半年以及2004年上半年的钢铁消费比较,我们发现在美国04-03下半年钢铁消费需求增长超过15%,而在05年以及04年的上半年中出现了负增长。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作为全球钢材价格的主要推动力的作用已经消失,与此同时中国在04年以及05年的上半年的消费的增长率也并不高,远远低于美国的同期水平。

    现在美国和德国过高的库存,造成减少贸易商会减少从钢厂的订货水平,目前在美国已经有相当于4个月订货水平的库存,在德国3.5个月的订货水平。

    在中国1季度由于库存的低水平,造成价格上升,4月以后宏观调控,库存水平过高,同时对市场信心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库存水平是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以及反映了历史的水平。

    2004年表观消费量处于高峰增长,甚至达到35%,但并不是可持续的趋势,2004年末-2005年初只维持5%左右。钢铁生产在中国上涨了20-30%甚至更多,可表观消费量只增长5-10%之间。世界钢产量在2004年达到高峰,2005-2006年增长达到4%。

    与此同时,全球都希望中国能在今年的亚洲的钢材消费市场党中起到蓄水池的作用。

    在中国以外的钢铁生产增长远远低于中国。今年的全球钢铁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产能的扩张。中国钢铁生产的增长,达到世界钢铁增长率的80%左右。而在其他中东、印度以及由于一些减产的措施,中国是主要的贡献因素。

    2004年中国已经从钢材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1就是在国内产能远远大于消费量。其次就是价格的地区差异造成的。出口到美国的价格更具有吸引力。由于中国生产增长远远超过消费增长,所以中国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出口,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可能演变为净进口国。

    由于生产的过度增长以及就是说库存居高不下,对市场心理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预计在本年3季度库存不断上升以及比较弱化的市场心理,有可能继续降低钢厂的订货水平。4季度市场平衡可能会来临,因为库存商和贸易商由于这种需求导致订货水平会有所提高。

    世界的板材表观消费量预计在06年增长4.8%,07年增长3.6%。同时板材的生产量增加的限制因素会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同时,板材新的产能扩张也会逐渐的投产。

    经历2005年4季度短暂的调整,我们预计在2006年由于生产的增加,会超过消费的增加,预计从2006年开始,价格会继续的走弱。

    05-06年中国板材新建项目将超过1500万吨。板材价格在2005年4季度小幅度反弹后,在2006年价格会继续走弱,但与此同时,在三个关键国际区域市场价格逐渐趋于一致.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钢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钢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