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蜂产品市场何日走出瓶颈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从业人员过百万,虽然我国蜂产品企业数量不少,但普遍规模较小,与其他保健品差距非常大。有关专家明确提出,由于受到三大问题困扰,国内蜂产品市场秩序极为混乱,出口近年来来也屡屡受阻。从政府到企业应尽快各自采取措施,促进蜂产品市场走出瓶颈期。    

    三大问题困扰我国蜂产品市场   
    问题一:蜂蜜国家标准无强制力。据了解,我国已实施的蜂蜜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由生产企业自愿采用,而很多企业反映,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目前,6成以上的蜂蜜生产企业都采用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标低于国标与行标,一些企标的标准水平低下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但却大多在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了案,造假企业披上了“合法”外衣。  
 
    天津市博康蜂业公司总经理柯文楷说,由于蜂蜜国标、行标不具备强制力,行业内自发形成一种无序竞争的大环境,不少正规企业面对廉价假蜂蜜的强烈冲击和高额的生产成本压力,无奈趟进低水平竞争的浑水。秦皇岛大蜂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小清认为,由于企标低下,许多企业在原料环节廉价收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蜜,促使部分蜂农受经济利益驱动,不等蜂蜜成熟便对外销售,不仅使市场秩序遭到破坏,而且直接影响蜂蜜产品质量。  
 
    问题二:蜂蜜食品标签企业随意标注。按国家蜂蜜标准规定,蜂蜜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和其他成分,即使是复合蜂蜜,也要由多种天然蜂蜜混合而成。但在一些地区,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大做文章、玩文字游戏,生产的假蜂蜜以精美包装、低廉价格充斥市场。  
 
    天津市工商局最近在市场上抽检了17个批次的蜂蜜,发现有12个掺杂了高果糖淀粉糖浆。一些蜂蜜名为纯正、纯天然蜂蜜,配料表却标注含有麦芽糖、果脯糖浆等物质;有的产品在名称、配料及说明上均标“优质蜂蜜”或纯蜂蜜,但执行的企业标准名称却为调制蜂蜜、复合蜂蜜及蜂蜜制品。  

    问题三:蜂蜜衍生产品市场混乱。蜂蜜与近来火爆的酸奶、奶片等各种奶制品一样,衍生出种种“X蜂蜜”,但目前国家对这类产品缺乏准确定位。市场上不少名为“X蜜”的类蜂蜜产品,虽打着蜂蜜旗号,添加的却是成本较低的糖或其他物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可执法监督部门因无法可依,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约束。 

    山东省德州生达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兴国说,他们生产“海山蜜”里就有糖浆,不过产品叫“蜜”,符合企业标准;更何况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蜜”类产品进行定义,因而企业不存在任何违法行为,如果执法部门视之为造假,企业无法接受。 
               
    国内蜂产品企业行为急需整治规范  
    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但目前国内蜂产品企业在标签的设计包装上下足了功夫,这种违规行为必须得到扭转。  
 
    蜂蜜是纯天然食品,不需任何添加物质。可市场上大量出现了掺入其他物质的蜂蜜和“蜜”产品,严重误导消费者。天津市质量检测检验69站副站长刘金英说,一些打着“蜜”字头的产品无论在颜色还是在外观上,都与蜂蜜极为相似,很多老百姓花了冤枉钱吃到的却是糖浆。可执法检测部门明知其质量不合格、玩“擦边球”游戏,却因无法可依,不能对其进行处罚,无奈之下执法部门只能以产品“标签不合格“的名义,责令这些企业整改,这让她感到非常困惑。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士说,以“XX蜂蜜”命名的产品,不应添加任何替代物质。添加替代物质的蜂蜜和“蜜”产品,不能冠以“XX蜂蜜”或纯正、天然、自然等名称。在产品执行标准中,企业应详细标明添加的替代物质及添加量,并在产品标签中标示出配料清单,以杜绝“表里不一”和打“擦边球”现象。  
 
    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促进蜂蜜行业健康发展  
    专家指出,为扭转各地蜂蜜造假活动猖獗、国内蜂蜜市场低迷的情况,当务之急应尽快制定强制性蜂蜜国家标准,让市场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天津市海河蜂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现行的国标与行标对正规蜂蜜企业而言并不苛刻,国家有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尽快出台具备强制性的蜂蜜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出口蜂蜜如同镜子,照出了国内蜂蜜市场的种种不足。目前我国向欧盟等国家出口的蜂产品企业在多方面优于国内同类企业,其根源就在于国外对我国的出口蜂蜜实行严格的蜂产品市场准入,有一套完整严谨的评价体系和惩罚制度,国内出口企业必须照章办事,建立严格的产品溯源管理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现行蜂蜜国标只是对蜂蜜的感观、理化和卫生指标提出要求,如国家制定新的蜂业技术质量标准,必须与以往的标准有所区别,应借鉴《出口蜂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特别重视从生产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一方面要对某一批号蜂蜜产品的原料蜜出处、生产环境重点规定,如蜂蜜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原料蜜收购记录以及生产用原料蜜的投配料记录,详细记录每批成品蜜所用原料蜜的蜜种、批号、产地、数量及品质情况;另一方面,新标准应对蜂农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经营资格进行规范,如在技术培训、身体健康证明、质量安全不良纪录等进行溯源管理。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蜂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