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17年A股IPO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每周上十家批文已成常态

  1月16日,A股再上演惊魂一幕,创业板一度大跌逾5%,主板即便有权重股的“维稳”,跌幅一度达到2%,个股则是哀鸿遍野,即使是尾盘收复一半失地,仍有一千多只个股跌幅超过5%。不少业界人士分析,创业板大跌是IPO加速拖垮了行情。但也有业界人士分析,IPO加速对行情影响不大,不必过份担心IPO节奏,甚至认为“IPO拖垮市场”的说法并不成立。那么新股加速发行对A股市场究竟有何影响?2017年又会有何种发展趋势呢?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A股IPO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   IPO发展过快拖垮A股行情?答案无疑是不能,或者讲这种说法欠妥。   首先,数量上来看,2016年A股市场全年发行248只新股,新股发行数量在A股历史上排第三,仅次于2010年的348只和2011年的277只。仅就这一数字要想说明IPO节奏太快、牵制市场资金并使得行情失去活力也不尽然。   再从资金规模上来看,其实国内大部分的大型企业在2011年以前已经完成上市,而2011年以后上市的公司虽然数量较多,融资规模却不大。特别是最近两年的IPO融资规模仅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0.4%,而在2011年以前该比例都在1%以上。   所以说,从数量和资金规模上来看,IPO背的这个“黑锅”确实有点冤。昨日新华社发布的《IPO常态化可以“给力”实体经济》中也提到:对于目前每天都有2、3只新股发行的“新常态”,无论是对比A股5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还是近期单日3、4千亿元的日均成交金额,这些新股所占用的资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最后,从募资规模来看,IPO募资金额在近10年中排列第五,规模总体上是适宜的、可控的。并且,去年由于取消了新股申购预缴款,全年无巨额资金冻结,IPO对市场资金平衡的扰动大为降低。   而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至2016年IPO融资规模占全年整体融资规模的比例不断下降,已连续4年低于10%的水平。与之对应的是,股权再融资规模不断扩张,2015和2016年增发及配股合计募集资金均超过10000亿元。   特别是在2011年后,增发实际募资金额开始大于IPO的融资规模。2015年后随着定增市场的火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16年增发实际募资已经是IPO实际募资数额的10倍多。   IPO快速发展 A股市场压力大增   当然,市场对于新股发行速度加快的质疑,以及众多股民和专家认为IPO发太快导致市场大跌,也有其缘由,并不是无端指责。因为IPO的快速发展的确给A股市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第一大压力是短期压力,即加大股市抽血的压力,动摇投资者信心。虽然在新股发行的过程中,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控制,每家公司的融资额度并不大,比如2016年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额度约为6.4亿元左右,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新股发行的提速,IPO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它带给市场的抽资压力是不能小视的。以每月60家公司发行推算,每月融资额度在360亿元左右,一年4000亿元左右。这对于股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抽资压力。尤其是在目前市场低迷,股市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这对股市的抽血作用就更加明显,也进一步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第二大压力是中期压力,即增加股市再融资压力。为了加快新股发行,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严格控制,比如在2016年的新股发行中,只有上海银行(22.45 +0.13%,买入)一家公司上市募资超过百亿元,达到106.7亿元,只有25家公司的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绝大多数公司的募资金额都控制在10亿元以下。这种对融资金额的严格控制好象从短期来说减轻了每家公司IPO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但由于发行数量的增加,整体上并未减轻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不过因此也造成了这些IPO公司募资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再融资压力明显增加。为此,为解决IPO公司上市募资不足问题,一些新上市公司上市几个月就开始再融资,而且其再融资额度远远超出首发融资的额度。因此,对IPO首发融资额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将IPO融资的压力转化为了再融资的压力。   第三大压力是长期压力,即新股加速发行带来限售股的急剧增加,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套现的提款机。因为当下的新股发行都是一种带病发行,每一家公司的上市都会带来3倍及3倍以上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限售股。而这些限售股将在一年或三年之后解禁。由于新股发行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也意味着届时将有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将解禁。而面对众多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股市将进一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小非套现压力。这对于股市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的降临。毕竟2016年年初的股灾3.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对重要股东大量减持的一种预期。而新股加速发行所带来的大小非减持压力将远远超出2016年年初。因此,不排除新一轮股灾因此而降临。   预测:2017年A股IPO节奏大概率还是会维持2016年类似节奏   临近春节假期,新股发行却未见丝毫减少。1月6日,证监会核发14家企业IPO批文;1月13日证监会再度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今年以来,每周上十家批文已成常态。   对此,多家机构表示,2017年新股发行节奏或将进一步加快。其中中金公司称,随着A股IPO加速,预计今年将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资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   2016-2021年中国A股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从目前监管层一系列表述来看,2017年整个A股的IPO节奏还是会维持与过去一年类似的节奏,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IPO维持这样一个发行节奏,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当前市场表现较弱和趋于震荡,在这一情况下,IPO阶段性会被认为是不利的影响,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对市场活跃性产生影响;第二,网下打新的收益率会持续下降;第三,参与新股IPO后的次新股行情会变得更弱,连板天数也会下降;第四,更大的影响是,随着新股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市值的股票占比上升,壳价值会进一步下降。

  1月16日,A股再上演惊魂一幕,创业板一度大跌逾5%,主板即便有权重股的“维稳”,跌幅一度达到2%,个股则是哀鸿遍野,即使是尾盘收复一半失地,仍有一千多只个股跌幅超过5%。不少业界人士分析,创业板大跌是IPO加速拖垮了行情。但也有业界人士分析,IPO加速对行情影响不大,不必过份担心IPO节奏,甚至认为“IPO拖垮市场”的说法并不成立。那么新股加速发行对A股市场究竟有何影响?2017年又会有何种发展趋势呢?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A股IPO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

  首先,数量上来看,2016年A股市场全年发行248只新股,新股发行数量在A股历史上排第三,仅次于2010年的348只和2011年的277只。仅就这一数字要想说明IPO节奏太快、牵制市场资金并使得行情失去活力也不尽然。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A股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A股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