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谈谈通信行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之路

     行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任何一个行业,不论专业特性多么强,其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长期以来,通信业在发展中通过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形成了地方支持通信发展,通信服务地方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这也是通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进入新时期,通信业要加速与地方经济的融合,这既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服务于、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才能保持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生机和活力。

  电信管理属中央事权,是基于这个行业关系国家主权与安全及其网络性强的特点而作出的制度安排,但实行这一体制并不意味着电信管理可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定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通信业是服务行业,对通信行业监管部门来说,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只有围绕地方政府、围绕服务对象,将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电信管理的社会性与服务性,使其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电信管理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才能实现产业综合实力提升与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双赢局面。

  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我们通信监管部门离不开地方这个舞台,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课题,实践这一课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自身的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贴近社会、扎根地方、融入地方,与地方经济和谐共舞,通信行业才能在全局中有更大的作为,形成共赢。

  那么,如何才能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实现快速的融合呢?

  第一,突出“发展”为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监管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工作分量和社会地位。我们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不断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在GDP中的比重,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老百姓通信信息生活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发展来找准通信部门与地方党政、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实现与地方党政工作合拍,与区域经济和谐共进,与市场主体共谋发展。

  作为行业的监管部门,我们首先要做好行业的规划和引导工作。近年来,四川通管局在完成四川通信业“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又先后完成了四川省现代信息服务业重大课题调研和《四川省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方案》,解决了四川信息服务发展什么、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围绕四川省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新格局,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目标,提出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拓展全国,创建“西部最强最优信息服务业”,保持信息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行业发展作好规划与引导。

  其次,要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行业监管部门加快职能转变与角色转换,注重营造行业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合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行业进行综合监管,规范市场行为,规范市场准入制度。通信业是服务行业,行业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更好地更广泛地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电信发展与改革带来的成果,其发展成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规模的扩大;二是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过去五年是四川通信业大发展的五年,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9%,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5%;其中2007年,四川通信行业全年实现通信业务收入291亿元,增长16.1%,分别高于全国通信收入、四川省GDP增长率5个和2.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移动电话用户450万户,总数达到4138万,普及率达47.3%;在服务方面,资费稳步下调,2007年电信资费总体水平比上年下降13.6%,5年下降53%,对抑制价格指数过快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用户满意度指数连续四年提高,达到80.90,用户曾经反映强烈的服务热点问题明显好转,电信服务整体水平有较大改善。

  第二,把握好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两个“关键”

  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是贯彻落实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在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使电信网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监管为民、发展为民的理念,在继续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同时,着力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注意提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百姓服务。承担好普遍服务的义务和应急通信管理的责任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

  四川是农业大省,电信发展中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四川通信业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站在服务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积极承担起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开展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四川省农村通信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力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解决了567个乡镇、国营牧场以及1.1万余个行政村和181个自然村的通信问题,16个市州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省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了97.2%。同时,互联网在四川农村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先后建立了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利用固定和移动电话、短信息、宽带上网等多种方式开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进村入户,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村产品体系。目前农村综合信息用户已达650万户以上,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应急通信保障也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四川通管局十分重视应急通信管理工作,坚持“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行业资源,从组织架构、队伍建设、硬软件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投入,增强应急通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先后组织制定了10多项预案和工作方案,成立了四川省应急通信专家组,落实各层次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和专业保障队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公共应急反应机制,健全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增强重要通信保障和应急通信处置能力,保障党政专用应急通信畅通。去年还成功举办“网安2007”应急通信演练,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全社会抗御各种灾害的能力。通信业在地方自然灾害、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中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应急通信保障。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的抗冰保通信斗争中,通信行业很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不仅保障了主要干线和重要通信、应急指挥系统的畅通,还在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安定稳定民心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第三,发挥通信行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三大作用

  作为技术进步最快、社会关联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信息通信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信息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和发挥电信网络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为五化,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新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信息通信通道提供者的角色,牢固树立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发展信息产业的观念,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先进,网络资源完善的优势,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把行业发展与利用信息通信改造传统行业、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信息化、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中,全方位提供网络平台、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支撑和服务。

  近年来,四川通管局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在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加快构筑与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业体系,指导相关电信运营企业不断优化电信网络结构,简化网络层次,改善网络性能,加快国际通信出入口扩容,不断提高电信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为构建“和谐四川”夯实信息化基础。今年,四川通管局还将重点做好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四个城市群电信网码号资源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启动成都大本地网调研工作,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和实现产业聚集提供支撑。

  第四,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通信网一起成为我国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围绕网络与信息安全,我们要做好几项工作,切实承担好职责,为地方经济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

  一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二是着力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是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职能,也是我们行业监管服务地方经济、融入地方的机遇。我们要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掀起网络文化建设和净化网络环境活动新高潮,为行业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信息服务环境。

  监管中要始终争取和依靠地方党政的支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密切与企业和其他监管对象的沟通,主动将通信监管工作融入地方、融入发展、融入大局之中,达到政府支持、企业配合、用户满意的良性互动效应,形成政府、企业、用户三赢局面。这是四川通管局在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通过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四川通管局初步建立了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的机制,电信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无论是从省领导对行业的关注程度,还是对通信行业的政策性支持上,全行业都能够感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怀。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通信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通信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