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浅析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舞弊手段及审计对策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的生产和储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每年还为粮食的生产和储存投入了巨额资金,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担负着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及地方储备粮的收购和保管职能,同时负责按最低价收购农民粮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然而,尽管国家对粮食的储存和最低收购价执行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仍有个别企业钻国家政策空子,搞‘转圈粮’收购、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笔者根据工作安排,对某粮食收储公司2008年粮食收购、销售和托市收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现将我们在审计调查过程中,发现某粮食收储企业舞弊的动机、舞弊的主要手段和采取审计调查的基本对策等情况,向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一、粮食收储企业舞弊的动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发改经贸〔2008〕1185号)《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规定:“预案执行期间,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应积极入市收购新粮用于轮换。为防止出现‘转圈粮’等问题,预案执行期间,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以及承担小麦最低收购价收储任务的库点一律不得直接和间接购买国家拍卖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粮食收储企业为什么要舞弊,舞弊能获得哪些利益。经过审计调查,我们发现其舞弊至少能获得以下4方面的利益:

  1、骗取国家收购费用。《预案》第十条规定,收购费用为每市斤2.5分(含县内集并费),由中储粮总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干使用。

  2、赚取小麦价差。《预案》第十六条规定,中储粮总公司管理的临时储存最低收购价小麦,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公开竞价销售,销售盈利上交中央财政,亏损由中央财政负担。从某单位2008年拍卖小麦的价格来看,其拍卖的价格比收购的价格要低得多。

  3、骗取保管费用。《预案》第十五条规定,中储粮总公司管理的临时储存最低收购价小麦的保管费用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负担,先预拨,后清算。委托收储库点的保管费用补贴标准为每市斤3.5分/年。

  4、骗取和挪用小麦收购资金。

  二、粮食收储企业舞弊的主要手段

  1、搞“转圈粮”,骗取国家的收购费用、保管费用、出库费用和赚取小麦价差。所谓“转圈粮”,就是粮食收储企业将本单位储存的粮食在粮食批发市场上进行竞价拍卖,同时伙同粮食加工企业或个人到粮食批发市场上进行竞价购买本企业的粮食,再将所竞拍到的粮食收购回来,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虚假收购和虚假销售,这种做法叫内转圈。或者是直接收购粮食加工企业、个人在粮食批发市场上进行竞价购买到的其它粮食收储企业所拍卖的粮食,这种做法叫外转圈。

  2、提高入库小麦等级,赚取小麦价差。主要手段是收购小麦时尽量压低等级,按低等级的价格付款,再按高等级的小麦价格入库,从而赚取小麦价差。所赚取的差价都不在财务账目上反映,形成账外账或小金库。

  3、少收多报,骗取和挪用小麦收购资金。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的资金是从农业发展银行贷来的,其利息是由中央财政负担的。企业为了骗取和挪用小麦收购资金,采取虚假收购的手段和以少收多报的方式来骗取和挪用小麦收购资金。

  4、大量使用现金和个人银行卡结算,逃避监督检查。

  三、审计调查的重点和方法

  针对粮食收储企业舞弊的动机和舞弊的手段,审计人员将某企业小麦收购、销售、农发行贷款资金的使用及粮食库存情况等作为审计调查的重点内容。采取的主要方法如下:

  (一)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采集业务数据,转换成审计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审计中发现,某企业具有收购小麦数量大、存放地点分散、售粮人员多(2008年为2.2万多人)等特点,利用常规审计手段很难全面、准确掌握审计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组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采集该公司的收购《农业产品收购业务增值税管理系统》的业务数据,转换成审计需要的格式,再进行整理与分析,按“发票号码、等级、开票日期、售粮人、身份证号码、地址、仓号、净重、金额、单价、开票人”等情况分别归类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以下疑点:

  1、销售粮食人员年龄最大的为106岁,70岁以上的668人,年龄最小的为4岁,14岁以下的有152人。

  2、在某一地区收粮总数是当地实际产量数几倍。如该公司2008年在某乡共收购粮食12.5万吨。经到有关部门调查得知,该乡小麦播种面积为78750亩,小麦总产量约为3.5万吨。而企业在该乡收购的小麦是该乡小麦总产量3.6倍,明显存在虚假收购情况。以此方法可按照产量总数倒序逐个排查其他地区的收粮与实际产量间的配比关系,用以判断是否存在虚假收购的情况。

  (二)将出、入库单中有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进行分类分类汇兑分析,从中发现以下问题。

  1、对××粮库2008年6月25日的收购情况进行了审核,入库单显示6月25日当天收购小麦17680吨,有509辆车次运输,收购时间从早上4点钟到晚上9点钟,共17个小时,平均每两分钟一辆车入库,每车次净重34.7吨,这与现场实际条件情况不符,一天无法收购小麦17680吨。同时,发现有25辆车同一时段从不同地方长距离运粮,如某车当天7:30至11:15,分别从几百公里以外的4个市、县运粮7次,不符合实际情况,存在虚假收购情况。

  2、从粮库出、入库单中记录的车辆信息入手,比对公安部门提供的车辆信息,发现问题。《入库检验检斤单》记录的有车辆毛重、车辆皮重和净重。审计组到粮库实地了解,为了准确计量收购小麦的重量,首先要对装载小麦的车辆过一次磅,需称毛重,称完毛重后,该车的驾驶员或售粮人要到过磅房在《入库检验检斤单》上登记自己的车牌号、驾驶员姓名及小麦毛重,然后将小麦运到指定的粮仓,卸完小麦后,再将空车过一次磅,将空车的重量即车辆皮重登记到《检验检斤单》上,然后计算出该车小麦的净重,售粮人凭《检验检斤单》结算小麦价款。从以上过程看,《检验检斤单》上所记录的车牌号应该是很准确的,不应该存在车辆牌号错误的情况。

  对6月25日收购小麦入库单记录的285辆车辆,经到公安部门查询,有89辆为非大型货运车辆,不实率为31.22%,存在虚假记录信息。

  对某市××粮库《2008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入库登记检验检斤单》所记录的承运车辆牌号到公安部门进行了查询,查询车辆259辆,其中有137辆车为客车、轿车和摩托车等货运车辆,无法一次运输40吨的小麦。

  (三)对从农发行贷款的使用情况和大额资金的去向进行跟踪审计,从中发现疑点,最后对发现的疑点进行延伸审计和调查取证。

  从某企业记账凭证附件中发现大额资金转入到个人银行卡上,经延伸审计从银行提供的这些账户对账单,发现该资金转入了粮食批发市场,发现存在问题。

  (四)核对库存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从中发现问题。

  通过对某粮食收储公司2008年粮食收购、销售和托市收购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共查出该企业涉嫌在2008年粮食托市收购中,通过虚假销售,用库存陈粮和间接购买国家拍卖小麦充抵托市收购小麦9万余吨,骗取小麦托市收购资金1亿多元,套取国家收购费用400多万元,骗取××市财政补贴出仓费用30万元,赚取小麦价差600多万元,并且价差资金去向不清。同时查出××粮库小麦亏库5000余吨,亏损金额900多万元,亏库率为7.15%。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粮食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粮食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