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胡萝卜:折射高原农业魅力

    湟源县的胡萝卜走出国门,摆到韩国的超市里了。 
  金秋时节,不起眼的胡萝卜竟在湟源县引起不小的波澜。 
  10月10日,记者来到湟源县申中乡立达村,看到一堆堆红彤彤的胡萝卜在清洗干净后装袋准备外运。在田边农民张旭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去年张旭寿搞营销代办,也就是农民经纪人,他帮助乡里的农民销出“三红”胡萝卜35万公斤、“一品腊”15万公斤。正是看到了胡萝卜有利可图,今年就以340元每亩的价格租地种植胡萝卜。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产量平均按4000公斤算,胡萝卜1毛钱0.5公斤就能持平,1毛以上就会赚钱。所以风险不大。 

  “实话没想到的是,今年胡萝卜的市场会这样好。去年“一品腊”只卖8分钱1斤,今年收购价2毛4,“三红”的精品更是达到了4毛钱。今年我租了126亩地种植胡萝卜,而且挖得早,虽然产量亩均只有7000来斤,但是价钱还要好,9月4日前就全卖光了,今年收入有4、5万元。” 

  在一旁的胡萝卜营销协会的同志笑着插话,怕是还有保留吧。并介绍说仅申中乡就有8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了胡萝卜。而且,由于张旭寿的成功,现在已有2、3家农民打算在明年也租地大面积种植胡萝卜。 

  湟源农业局副局长林英对记者说,胡萝卜自2000年在湟源县推广种植以来,五年累计种植面积2.5万亩。从200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种植胡萝卜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产业,确定湟水河谷地为胡萝卜种植基地,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今年申中、大华、城郊等乡镇的4000多户农户种植胡萝卜7000多亩,占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的35%,其中“三红”、“一品腊”两个系列品种各占一半。总产达到3.3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农民增收700多万元,种植区农户户均达1700元。胡萝卜种植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环境,造就特色 
  湟源县地处高海拔地区,种植区内海拔2470-3000米。高原冷凉气候为胡萝卜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增温快,植物的光和作用充分。晚上地面辐射强,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植物干物质的积累,使胡萝卜的含糖量、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营养成份提高。胡萝卜种植区均为潮土和新积土农田,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含砂量较高,土壤比较松散,有利于胡萝卜的块茎粗大。湟源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雨热同季,满足了胡萝卜生长对热量和水份的需求,为优质高产打下了基础。湟源又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生态环境好,境内没有大中型工矿企业,水源、空气、土地均没有工业污染,保证了无公害胡萝卜的生产。2005年经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产“三红”胡萝卜具产量及品质双重优势,色泽鲜艳、无虫蛀、无裂根,经北京维他科技有限公司化验分析“三红”胡萝卜总糖含量6.96%,β胡萝卜素298mg/kg,以及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国内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标准化,形成规模 
  2004年《湟源县三红胡萝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列入第五批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3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5年建立了10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应用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规范胡萝卜生产管理,制定并实施切合本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三红”胡萝卜地方农艺标准规范,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提高了胡萝卜产量及品质,力争将其培植成全县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建立效益显著的商品基地,实现胡萝卜生产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对“三红”胡萝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农用物资等投入品及市场准入方面的管理,实现了胡萝卜生产、管理、经营、加工等全过程的无公害、无污染,进一步提高了“三红”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水平,并开发出独具高原特色绿色环保型产品,增强了“三红”胡萝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特别注重吸取以往无序销售、互相压价、自毁市场的教训,组织产销大户成立各级胡萝卜种植营销协会,会员500多人。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日月山”商标,以实现胡萝卜销售的健康有序运行和胡萝卜由产地出名向产品出名的转变。这两年,最显见的就是,每年胡萝卜订单生产面积可占到一半以上。 

  今年,湟源县和连云港一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出口韩国“三红”胡萝卜50吨,9.5公斤小包装主要供鲜食。据了解,明年最少可达到500吨。 

  产业化,距离尚远 
  湟源县胡萝卜生产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距离产业化格局的全面形成,产业链的延伸还有很长的距离。使得相关部门在胡萝卜推广上心存顾虑。今年市场好,明年、后年会怎样呢?心里没底,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胡萝卜,如果卖不出去了,又该怎么办?以前也曾发生过农民将经济作物堆在农业管理部门的大门前的事情。 

  对此,湟源县农业局副局长、湟源县胡萝卜营销协会会长陈永顺认为,关键是缺乏龙头企业。虽然湟源县有两家胡萝卜加工企业,可以生产胡萝卜汁和胡萝卜脯,而且产品销售市场前景也较好,但因种种原因,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胡萝卜不能就地加工,那么,形成公司加农户的格局,延长产业链,实现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最终实现产业化始终只是一句空话。 

  另外,由于胡萝卜外销时的长距离运输,要求胡萝卜必须进冷库打冷,而目前湟源县没有冷库,打冷需要运到西宁市区,这样就增加了成本,也成为制约胡萝卜规模化生产销售的重要因素。还有交通运输方面的问题,现在胡萝卜主要是汽车运输,也相应加大了成本。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胡萝卜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胡萝卜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