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那么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电子元器件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中国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1956 年,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元件厂。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讯设备、消费类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应用产品、汽车电子、机顶盒等产业发展迅猛,同时伴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大陆电子元器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球范围内电子元器件产业已是显著的周期性产业,与宏观经济保持较高的正相关性。自 2008 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下滑,2009 年滑入低谷,SIA(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当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 2263亿美元。随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2010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大幅上涨 31.82%。至 2015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达到了 3373亿美元的创纪录销售业绩,增速为 0.44%。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所投入的研发强度较大,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其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所投入的研发强度都已经超过5%,甚至有一些企业的投入高达10%以上,因此,这些国家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由于在电子元器件研发领域中所投入的研发强度很有限,其核心技术基本上只能依靠进口。再加上,我国设备陈旧,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产品核心技术含量低。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子元器件收到许多环节、条件的制约。由于每种不同电子元器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工艺都有所不同,其功能和价格也有所差异,所以导致无法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来制定关税,从而引起很多的电子元器件因功能与价格不明而被海关扣留。因此,需要相关权威机构对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及其价值进行鉴定,并作出具有相应的鉴定材料。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分析,电子元器件属于半导体行业分支,产业的发展顺应半导体大行业的发展。从全球半导体发展历史来看,每一轮周期都有着自己的终端应用驱动力。以费城半导体指数为例,个人电脑的商用导致了 1994-1995 年的半导体上升期,尤其拉动了电脑用内存(DRAM)的需求,并导致 DRAM 的供不应求;之后 DRAM 产能的扩张又导致产能过剩,引发半导体下行期。

  个人电脑的普及及手机上市拉动半导体 1996-1997 年的上升,随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导致了 2000-2002 年的下行期。 2003 年起,消费电子的上市和普及变成了半导体上升期的主要动力,而库存调整则是下行的主因。自 2007 年年中见顶后,在金融危机和下游客户去库存双重打击下,指数在 2008 年见底。其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的兴起,半导体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分析,总体来看,片式化已经成为衡量电子元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片式电容、片式电阻、片式电感三大无源元件,约占元器件总产量的85%-90%。电子元器件在片式化的同时,也在向小型化方向迅速发展,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元件复合化和集成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由于电子元器件产品种类很多,各分类产品在技术发展趋势上又各有自身的特点。

  芯片制造工艺在 1995 年以后,经历了从 0.5 微米到 28nm。至 2014 年 8 月英特尔量产世界首款 14nmBroadwell 处理器,自此英特尔进入 14nm 量产阶段。继英特尔之后,顺利传出1x 纳米量产消息的是三星。随后,台积电于 2015 年二季度量产 16nmFinFET 强效版制程。在中国市场,中芯国际是大陆最大的代工企业,必然是衡量中国半导体制造的标杆。

  2018-2023年电子元器件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示,当前,随着传统元器件科研生产逐步地走向成熟,电子元器件科技正步入一新型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带动下的产品更新升级和深化发展的新时期,电子元器件由原来只为适应整机的小型化及其新工艺要求为主的改进,变成以满足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发展所提出来的特性要求为主,而且是成套满足发展阶段,呈现出多个方面的新特点。以上便是电子元器件发展趋势的所有分析了。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电子元器件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电子元器件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