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22年储能行业投资: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储能市场日趋稳定,2022年我国储能场面化发展已然到来。当下,新型储能企业在融资和技术上均有较大突破,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在相关刺激以及能源结构转换下,储能行业释放的市场空间也是相当大的。以下对2022年储能行业投资分析。

  各国政府陆续出台储能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新型储能产品结构中锂电储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19-2024年中国储能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1年锂电储能装机占比逐年升高至90%以上,铅蓄电池、压缩空气装机占比分别为5.1%、3.1%。

2022年储能行业投资: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步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和储能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市场环境利好的大趋势下,未来在整个能源体系比重将会快速增加。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对于储能、清洁能源赛道的探索和拓展,标志着公司向着零碳能源和储能领域发展的决心。现从存量、增量和机构配置三大角度来分析2022年储能行业投资。

  从存量的角度看,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抽水蓄能依然是储能的最主要方式。尽管抽水蓄能在储能中的占比已经接近90%,但储能配套在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例还是很低的,2021年占比只有1.4%,也就是说只有1.4%的电能被储存起来进行调配,远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满足不了未来新能源发电增加之后的需求,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抽水蓄能电站32座,装机量31.5GW,比2010年已经翻了一番以上,而且目前的在建产能还有45.5GW。按照国家的规划,到2025年达到62GW,2030年达到120GW左右,也就是说未来十年还有四倍的空间,而且这个基本是政府和国企投资为主,所以确定性也是很高的,这算是储能里面一个相对成熟的方向。

  从增量的角度看,电池储能的增长空间更大、增长速度也更快,是储能领域更有成长性的一个方向。过去电池技术不成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个是储能效率,有专家做过估算,按照现有技术,目前全世界电池生产商5年多的电池产能只能满足东京3天的用电。再一个是资源限制,电池材料要用到锂、钴、镍等稀有金属,之所以叫稀有金属,就是因为它们的储量和供给非常有限,再加上下游的动力电池等终端需求还在高速增长,这就导致根本没有那么多锂和钴来生产储能电池。即便有,成本也太高了。比如这两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最低的4万元/吨飙涨到18万元/吨以上,就是因为供给实在是跟不上。

  从机构配置的角度看,电池的投资价值最高,其中机构配置最多的就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比亚迪。截至2021年中,分别有1969、1254和890只公募基金持有,是绝对的机构重仓股,也是中证储能指数中的前三大权重股。除了电池和相关的电池材料,机构配置最多的就是储能逆变器及集成商,其中最受机构青睐的就是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和固德威,尤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集成双龙头阳光电源,也是中证储能指数的第四大权重股。截至2021年中,共有911只公募基金持有阳光电源,另外两家公司也分别有312和256只公募基金持有。

  储能缓冲新能源发电市场,2022年储能需求急速上涨。当下,再生能源市场接入并网,储能成本尤其是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储能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储能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以上就是2022年储能行业投资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储能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储能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