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甘草店镇夏收后农闲之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甘草店镇借助“三变”改革的东风,按照“选对一个产业,找准一个带头人,选好一个经营主体”的原则,将位于贫困山区咸水岔村的养殖标准化程度高、效益高的榆中芳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三变”改革的承接经营主体,围绕“牛”产业探索出了“5+3+1”(“5”就是“母牛还犊”、“分散养殖育肥”、“集中托管托养”、“订单收购饲草”、“入股分红”五种带动农户增收的方式;“3”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种变革方式;“1”就是风险防控这一“安全阀”)的芳美模式。据悉,这里也是榆中县农村“三变”改革6个省级试点村之一,全县像这样的养殖企业还有25家,总共存栏5万头。
1 农民账怕细算收入可观当起“股民”
何得明是甘草店镇蔡家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7年1月份,甘草店镇举行产业扶贫第二批肉牛养殖发放和农户入股分红仪式,感受到周边参与第一批产业扶贫农户增收成效明显的何得明,立即申请参加了第二批产业扶贫。考虑到妻子要在家里照顾孩子,何得明选择了母牛还犊的增收模式,他花两万元购买了合作社提供给贫困户的两头受孕母牛,在2017年3月份已将两头小牛犊按每头6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合作社集中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