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17日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到2025年,上海将力争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为打响一批家喻户晓的机器人品牌,推动机器人向更加智能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产业成果更好地赋能工业、医疗、建筑、农业、商业、家用、应急等领域智能应用升级,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九部门发布了《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批包括41家企业品牌及52个应用场景。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录》主要展示了七大类典型场景。一是工业智能,应用于上海市智能工厂的上料、加工、装配、搬运、码垛、检测等典型场景;二是医疗健康,应用于手术治疗、清洁消杀、物资配送、康复训练等典型场景;三是建筑服务,应用于砌墙抹灰、搬运加工等典型场景;四是农业服务,应用于耕种栽培、作物植保等典型场景;五是公共服务,应用于商业配送、智慧餐饮、迎宾讲解、清洁环卫等典型场景;六是家用服务,应用于儿童教育、娱乐助理、养老照护等典型场景;七是特种应急,应用于消防灭火、应急救援、安保巡检等典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