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报告》(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在“双碳”背景下,燃气分布式能源贴近消费端,布局灵活、运营高效,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用能方式、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与煤电、储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报告梳理发现,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办公楼、医院、商场、酒店等,主要分布在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项目数量最多,占比达30.7%。从经济性看,在合理的气电价格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上海、北京、江苏、四川、浙江等地区项目经济性较强。
据报告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单机容量不超过50兆瓦、总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下)共计632个,总装机容量达2274万千瓦,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当年装机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