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全面部署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通知》中提到,要加强城市地标性建筑整体塑造,系统开展“两江四岸”整体提升。到如今,“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初步建成,成为市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休闲空间。
重庆是一座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蜿蜒的“两江四岸”岸线总长394公里,是城市发展的主轴,也是集中展示山城、江城特色的生态廊道,共同拉起了一幅徐徐展开的绿色画卷、人文画卷、发展画卷。临水而居、因水而兴,“两江四岸”是重庆的山水乡愁,也是容纳市民生活的生态人文家园。
曾几何时,生态系统割裂破碎、业态功能低端混杂、山水城人孤立阻隔、亲水空间破碎生硬、形象风貌杂乱破旧、人文精神传承不够等突出问题,让本该是临水而居、因水而兴的“两江四岸”一度“见江难近江”“临江不亲江”。城市需要更灵动的江水滋养,需要更鲜明的生态底色,需要更和谐的人水关系、人城关系。见江近江、临江亲江,是市民的心愿期盼,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