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设立在道路旁的监控杆上,紧密排列着8个摄像头。看到这个并不算罕见的场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心生疑问,为什么不能只装两个广角摄像头?据他推测,一种可能的原因,来自不同主体的监控需求,“交通、环保、城管部门都装了,可能市里装了、区里也装了”。
在今天(4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郭仁忠再次提及当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孤岛”问题。他指出,过去每个部门要干信息化,总倾向于构建从最初数据采集、感知,到最终应用的完整系统。这种被他称为“纵向耦合”的发展方式,如今走到了向“横向耦合”转变的关键时期。
体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工程逻辑上,郭仁忠提出一种与现在智慧城市有些相反的发展方向——“首先是集成化的泛在感知网络、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现在讲新基建就是前面两个;后面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