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对*ST紫晶、*ST泽达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两家公司存在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已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当日,上交所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流程,向两家公司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并将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或许,会有投资者惊呼“没想到科创板公司也会被退市”,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意外。因为无论什么性质的公司,也无论其上市前顶着多少“科创光环”,只要是上市造假就会被一票否决,退市成为必然。特别是在注册制全面实施的时代,有进有出、有上有下、良币驱逐劣币的资本市场良性生态已是常态。
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518家。不到四年的时间,资本市场通过科创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的示范效应日益凸显。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财务造假严重挑战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毁坏市场诚信基础、破坏市场信心、损害投资者利益,是证券市场的“毒瘤”,必须坚决铲除。此次监管部门在同一天宣布两家科创板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传递的信号亦是十分明确:即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行为坚决“零容忍”。这就要求市场各方要各司其职,担负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