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背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支撑和生态系统服务。经济活动与金融资产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依赖性和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丧失亦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构成重大威胁。2022年12月,由中国担任主席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框架”提出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同时也为金融机构等商业部门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行动目标,包括监测、评估、披露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等诸多内容,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由于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引起全球央行、监管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2022年3月,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国际可持续金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网络(INSPIRE)的联合研究显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重大风险,并提出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需要评估金融系统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导致的风险敞口和金融风险,具体工作应该包括评估金融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性和影响,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建立一套度量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指标体系等。近年来,荷兰、法国、巴西、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国家的央行在此方面已经或正在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