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上升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支付功能。但是,作为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人民币占比与排名前二的美元、欧元占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外币结算币种的分散化、多元化依然任重道远。
国家外汇局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境内非银行部门(包括企业、个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跨境收付中,人民币占比升至48.6%,首次超过了美元(46.7%)。有观点称其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
人民币早已是非银行部门重要跨境收付币种。从2009年年底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开始,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人民币就于2011年超越欧元成为境内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经历了2016年和2017年连续回调后重抬升势,于2020年突破2015年前高,2022年占比达到42.5%。今年一季度,该项占比为45.3%,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美元占比49.4%,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3月份,人民币占比赶超美元是前期上升势头的延续,但从一季度看占比仍低于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