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每周经济观察】“负电价”提示储能产业勿掉队

  “五一”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连续22小时负电价”,引发舆论关注。由于电价事关各方切身利益,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负电价”是不是意味着国内新能源发电已步入过剩阶段?用户端是不是可以免费用电了?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电力市场的概念。在我国,电力市场分为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两种方式。其中,中长期交易一般是供需双方签订合同,提前锁定下一年度的供电量和电价。实际中,用户端常常会出现电不够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市场上临时购买,这部分就构成电力的现货交易。

  负电价本质上是对电力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当电力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时,市场报价机制就呈现出负电价。但负电价并不意味着用户端可以免费用电,目前国内居民电价和工商业电价受短期市场交易电价影响有限,尤其是居民电价是按照政策规定的计费标准来执行的,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另外,用户电费通常按月结算,负电价出现的时长总体有限,通常在电费账单上也反映不出来。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经济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经济行业标签

明月**千里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