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袁老逝世两周年,在这个北方水稻插秧的季节,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在水稻科研基地下田插秧,以此追思缅怀袁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2022年6月,袁老逝世不到一个月,小儿子袁定阳接力“袁梦计划”,继续推广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进一步加快耐盐碱水稻的选育和示范。今年5月22日,该工作站办公室主任田鹏告诉南都记者,两天后的5月24日,袁定阳将再次来到兴安盟,与AI仿真的父亲跨时空对话。
田鹏告诉南都记者,“这些秧苗都是近几年来我们工作站选育出来新组合和新材料,也是袁院士亲自指导过的育种材料,饱含了我们科研人员几年来的心血,也寄托了袁院士对我们的期许,是一种科研事业和精神的传承。”
当日,田鹏也和同事一起下田插秧,看着绿油油的秧苗,他心生触动,“一方面是感受到农业育种的艰辛,一粥一米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更加敬仰袁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的风范,我们自己肩膀上面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