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消息,国新办5月26日就“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举行发布会。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适应和把握全球气候变化下洪涝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推进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对调蓄洪水至关重要,但目前部分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控制性枢纽还没有全部建成,洪水调蓄能力还不足。一方面,我们将加快黄河流域东庄、珠江流域大藤峡、长江流域姚家平、凤凰山等一批在建防洪骨干水库实施进度,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已经论证多年的黄河流域古贤、黑山峡,珠江流域洋溪等一批拟建的控制性水库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尽快恢复水库功能,加强水库群联合调度,全面增强流域洪水的调控能力。
二是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目前我国已建成1—5级堤防33.1万公里,但是部分堤防不达标。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特别是紧盯大江大河大湖不达标的重要堤段,开展达标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加强大江大河的河道整治,保持河道畅通和河势稳定。同时,加快实施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减轻河道淤积萎缩,恢复河道行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