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范子萌)聚焦“高水平制度性对外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国际金融三十人论坛第十三届研讨会5月27日在上海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该研讨会上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已进入3.0版。在金融制度型开放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3.0版建设要重点关注三个新重点,即三新——“新要素、新领域、新功能”。
首先是稳步推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型开放。屠光绍认为,数据在金融领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数据的跨境流动和开放。从金融数据开放来说,很多金融领域的业务和管理都需要数据流动。比如,国内外跨境金融机构母子公司管理、业务、投资、风险管理领域都需要数据流动;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推进,跨境监管合作也需要金融数据支持。
而且,金融数据跨境也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屠光绍表示,与其他要素相比,数据要素涉及数据安全、隐私、治理、数据储存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需要关注金融数据的监管与风险防范。当前数据跨境流动遵循“三法一办法”,已经搭起了基本框架,但针对金融数据的判定原则还要细化,例如如何判定“必要”业务、怎么分级、金融管理部门如何与数据跨境管理总体进行衔接等。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部分也需要先行一步,发挥金融机构集聚效应,将跨境流动试点范围由临港扩大到浦东,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型开放方面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