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Intuitive Surgical Inc.开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获FDA批准后,手术机器人热度居高不下。如今已广泛应用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等微创手术中。
不过,手术机器人的成本非常高,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可达2000万元,国内只有少部分医院能够引进。而面对逐年攀升的患者数量和手术量,国内市场对于高质量且价格相对较低的手术机器人需求逐年上升。因此,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批企业,寻找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升级的机会。
在近日香港桂冠论坛与中国香港各大院校合作所组织的媒体访问中,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香港中文大学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中心(MRC)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发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腔内多尺度机器人,并实现新型手术机器人技术的转化研究和产品化。中心所配备的磁力共振扫描及机器人辅助C臂X射线成像系统(Artis Zeego)仪器,专门用于研发新型手术机器人及医疗设备,可在手术机器人介入治疗研发期间提供实时的术中医学成像,为全亚洲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