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底,在广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年会上,香港理工大学智能结构与轨道交通讲座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被问到了一个日常却并不简单的问题:“我们(广东地区夏季)天天刮台风,你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台风把一个树枝刮到我的铁道里,用什么方法能够马上监测出来?”
这个问题的提问方来自广州铁路,回答方倪一清和他的团队则在轨道交通智能检测、磁悬浮健康监测、地铁振动及噪声控制等领域有前沿研究成果。但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还是2018年开通的广深港高铁。此前,内陆没有通往香港的高铁口岸,广州铁路的运营状况也不会对香港的车站产生影响。而此后,同一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让香港高等院校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已走进大湾区,有机会在更大的腹地中进行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香港都以“购物天堂”“东方明珠”之名闻名世界。在这一光环下,人们很少注意到,这座土地面积只有上海1/6的城市里,有至少5所在全球排名前100的高等院校,以及这一数字背后蕴藏的巨大知识潜能。不过,自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后,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逐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