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已十分接近其理论转换效率极限:29.4%。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的再次跃升,叠层电池被视为最具前景的技术方向。近来叠层技术研发进展势如破竹:5月,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宣布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达到33.7%,再次刷新其在4月创造的33.2%世界纪录。几天前,国内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宣布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的转换效率。
尽管上述效率纪录仍处在实验室阶段,与商业化量产有不短的距离,但足以展现叠层的技术潜质和想象空间。
相较于叠层这一形象说法,许多业内人士更乐意称之为多结电池。“光伏行业正在呈现两大特征,从P到N、从单到多。N型时代催生出TOPCon、异质结、XBC热门技术路线。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是29.4%,要突破30%,一定是多结的。根据我们与很多钙钛矿研究机构的交流,他们也认为钙钛矿技术可能会‘借鸡生蛋’。换句话说,晶硅叠钙钛矿、而非钙钛矿叠钙钛矿,是有望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双结电池路径。”深耕光伏行业20余年的赵学文对澎湃新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