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动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汽车技术革命,让100多年的汽车产业从一个夕阳产业重回朝阳产业,也让中国的汽车产业通过换赛道的方式快速拉近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下半场唯一的门票,那智能网联化便是新的制高点。”日前举行的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与电动化相比,智能网联将会对汽车产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全行业掀起了一场变革。尤其是在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智能汽车上,随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快速普及和功能的不断提升,行业在加速推进大模型的上车应用的同时,也给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功能上来看,目前人工智能在汽车上主要有两种落地形式,一类是用于人工智能交流对话领域,多数应用在智能座舱,比如百度的文言一心,已有东风日产、红旗、长城等近十家车企宣布接入;上海车展期间,商汤科技亮相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展示了其中文语言模型“商量SenseChat”以及“如影SenseAvatar”等与座舱的结合;此前阿里巴巴也宣布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测试等。另一类则是聚焦智能驾驶,比如毫末智行发布了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帮助解决认知决策问题,最终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